【本報台北訊】大學學測昨天登場,國文和數學的難度都屬中間偏易,但數學比起往年有偏難的趨勢。社會科的歷史題中間偏難,地理中間偏易,三民主義及現代社會則屬平易。國文科方面,雖然教育部長杜正勝曾為減少教科書文言文比例與詩人余光中隔空交火,但考題中仍出現不少文言文。數學科方面,取材的範圍十分平均,連王建民也入題了。
今年的國文考題,難易適中,各類題型、古文與新式文學分配平均,取才文化教材比重比往年高,文言文的選文淺易,沒有有爭議題,命題回歸傳統基本面。作文題目「走過」,多數寫外婆家、小時住過的地方及上學路線,還有人寫建成圓環、淡水老街,及昔日信義區稻田如今一○一煙火閃耀。題目中成語出現錯字,「綵」衣娛親誤為「彩」衣娛親。
這次數學試題取材範圍平均,沒有明顯偏重某一單元或任何一冊,其中,代數及幾何大致相等,也有些取自國中的平面幾何或解析幾何的概念,計算方式不複雜,大多題目都可以二種以上的算式解題。此外,今年數學科考題也有活潑化趨勢,台灣之光王建民也融入考題中,將近來廣受歡迎的阿民公仔,設計成球帽、球衣、球鞋顏色有多少搭配可能性的排列組合考題。
社會科方面,考生認為命題取材活潑,測驗考生綜合應用、基本概念瞭解是否透徹等能力。其中,歷史多為資料判讀,考驗考生軍事、政治等方面流變的概念;地理重應用,題型簡單,多為測驗讀圖表能力;三民主義明顯取材課本,回歸測驗考生有沒有念書的基本面;現代社會測試考生解析資料與結合所學知識的能力,多結合時事,尤其是大法官釋字第六百一十七號解釋文也入題。
台中考區逢甲大學身心障礙試場共有兩間教室,第一間教室的四名考生還選用今年才啟用的盲用電子試題,但上考國文科時,因為盲用電子試題送錯試場,最後以延長考試時間十分鐘來彌補。花東考區則各發生誤拿和找不到視障用放大答案卡,但未延誤考試時間。
今年學測全體考生十五萬三千三百六十四人,昨天到社會科考試時統計,共有二千六百九十三人缺考,缺考率百分之一點七六;身障生全體一百三十六人,六人缺考。今天上午考英文,下午考完自然後,今年的學測即將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