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洛瀅台北報導】台中市政府文化局推出「生生不息—生命禮俗大觀展」,依循婚嫁、懷孕、胎教、生育到成家等早期台灣禮俗,配合館內四合院建築,規畫「嫁娶禮俗」、「周歲禮俗」及「成年禮俗」等主軸,實境展出八十餘件物品,即日起至十二月十四日,在台中市台灣民俗文物館首次展出。
台灣民俗文物館活動企畫鐘喬涵表示,現代化生活模式導致很多年輕族群,對於生命禮俗傳統古禮感到陌生,內容以全台各地區常見禮俗儀式與物品為主,展示物品包括花轎、餅模、禮籃、虎衣、虎帽,以及七娘母亭等八十多件展品,並搭配相關圖片、俚語,依禮俗將展示物品擺放在館內不同廂房,以實境展示概念,營造禮俗情境。
例如:孩子從懷胎階段至十六歲成年階段,受到七娘媽長期庇佑順利成長,因此館方向台南舊來發餅鋪商借自製祭祀供品模型,包含紅龜粿、發糕、甜芋、壽桃、七娘媽亭等共七套必備物品。
「生生不息—生命禮俗大觀展」展覽期間,開放民眾報名「收涎抓周」、「做十六歲」成年禮儀式。詳細請洽台灣民俗文物館網站,網址http://www.taiwan-story.com.tw/ index.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