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民俗文物館 體驗傳統禮俗

林洛瀅 |2014.11.27
1818觀看次
字級

【記者林洛瀅台北報導】台中市政府文化局推出「生生不息—生命禮俗大觀展」,依循婚嫁、懷孕、胎教、生育到成家等早期台灣禮俗,配合館內四合院建築,規畫「嫁娶禮俗」、「周歲禮俗」及「成年禮俗」等主軸,實境展出八十餘件物品,即日起至十二月十四日,在台中市台灣民俗文物館首次展出。

台灣民俗文物館活動企畫鐘喬涵表示,現代化生活模式導致很多年輕族群,對於生命禮俗傳統古禮感到陌生,內容以全台各地區常見禮俗儀式與物品為主,展示物品包括花轎、餅模、禮籃、虎衣、虎帽,以及七娘母亭等八十多件展品,並搭配相關圖片、俚語,依禮俗將展示物品擺放在館內不同廂房,以實境展示概念,營造禮俗情境。

例如:孩子從懷胎階段至十六歲成年階段,受到七娘媽長期庇佑順利成長,因此館方向台南舊來發餅鋪商借自製祭祀供品模型,包含紅龜粿、發糕、甜芋、壽桃、七娘媽亭等共七套必備物品。

「生生不息—生命禮俗大觀展」展覽期間,開放民眾報名「收涎抓周」、「做十六歲」成年禮儀式。詳細請洽台灣民俗文物館網站,網址http://www.taiwan-story.com.tw/ index.php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