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桌!北港師米粿雕 別看走眼 林洛瀅 |2014.11.20 語音朗讀 462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瑞福商店第二代施慶義以米粿雕製作的〈龍眼〉。 圖/記者邱麗玥 米粿雕製作的供品。 圖/記者邱麗玥 米粿雕製作的供品。 圖/記者邱麗玥 【記者林洛瀅雲林報導】「瑞福商店」創辦人施瑞麟擅長米粿雕,生前為雲林縣唯一「看桌」製作人,長子施慶義不僅承襲父親好手藝,更要擦亮「瑞福商店」招牌,讓它持續發光發熱。「拜見北港師施慶義米粿雕特展」即日起至十二月二十一日,在北港工藝坊展出約十八件「米粿雕」作品,要讓民眾重溫早年傳統建醮熱鬧風采。 施慶義說,從曾祖父在大陸開設「南北貨糕餅店」,時常兩岸經商販售祭祀使用的南北乾貨、米粿雕、糕餅等,直到阿公施玉書在台灣落腳創建「藏珍行」,聘請大陸師傅駐店製作糕餅,後來父親施瑞麟一旁觀摩啟發興趣,一頭栽入學習技藝,並創建「瑞福商店」,成為早期雲林縣北港鎮「看桌」達人,生前還榮獲雲林縣政府評選「雲林瑰寶」。 以假亂真 祭神供品 米粿雕製成以假亂真的祭祀供品,是廟會最吸引人的地方,由於米粿雕與捏麵人相似度高,施慶義強調,捏麵人的糯米糰硬度偏軟,容易在棍子上塑型,通常在廟口販賣給孩童;米粿雕只有神明聖誕舉辦廟會、酬神、過爐、建醮等宗教民俗活動,才會出現「看桌」技藝。 施慶義指出,米粿雕祭祀文化,可以從雲林縣北港鎮開始發展,在農曆三月媽祖聖誕後,農曆四月北港朝天宮舉行媽祖過爐儀式,爐主會擺設宴桌,並以米粿雕作為祭祀供品,附近村莊舉辦建醮逐漸受影響,也會聘請師傅製作米粿雕組成「看桌」答謝神明。 早期廟會繁多,米粿雕需求量龐大,施慶義國小三年級就開始學習,後來在外地闖蕩,為減輕父親工作量,決定全心投入米粿雕工藝世界。他憶及,身為家中長子,小時候跟著父親熬夜趕工,從基本染色學起,糯米團先製作黑、藍、紅、黃、白基本色系,父親調配不同顏色比例,再交由他搓揉均勻,一點一滴熟記顏色變化後,開始從水果類入門學習,一天要作很多種,光是檸檬就要做近五十個。 施慶義說,祭祀使用的米粿雕,水果種類近三十種,按照水果同等比例製作,例如:〈龍眼〉只要簡單地搓成圓形,外表裹上肉桂粉,最後插入龍眼枝;咖啡色糯米表層黏上白芝麻,呈現梨子自然斑點;橘子接連樹枝的地方要剪出一半叉口,用手滑動原本包裹的太白粉營造纖維紋路。 百年模具 喚醒回憶 依照古法製作米粿雕,使用糯米與在來米磨成米漿,再加入糖蒸熟揉成糯米糰,表面上色盡量減少使用色素,且成品可食用,如今為節省研磨過程,製作配方將在來米改為麵粉替代,成品大約放至三天,水份散失導致表層開始龜裂,現在米粿雕改為觀賞功能,成分將糖改為鹽與防腐劑,延長放製時間。 為了喚醒老一輩的記憶,施慶義翻出近百年歷史的糕餅模具,以米粿雕概念製作糕餅。他說,糕餅以前是農民的下午茶點心,也是拜拜祭品,而且「藏珍」是阿公開創的老字號,雖然米粿雕技術與木製糕餅模具日漸凋零,希望阿公阿嬤帶孫子參觀,喚醒長輩兒時回憶,讓新世代認識以前古老傳統,讓傳統文化不失傳。 小檔案 看桌 看桌以捏麵為材料,捏麵原以麵粉為材料,故稱為「捏麵人」,後來以富有粘性的江南糯米粉為材料,台語稱「明粢尪仔」,「尪仔」意思是「人物玩偶」,引伸包括了各種飛禽走獸,花果及水產等。 製作看桌是台灣最早的捏麵工藝,是一般做醮的供品,傳統宮廟的普度以「層」計算,一層12桌,每一桌要有9種捏麵供品,最前面的「桌頭」通常以龍為首,最後的「尾桌」大都是八仙、觀音菩薩、彌勒佛,中間各桌以「海」—水族類,「陸」—花果蔬菜類,「山」—飛禽走獸類為主;看桌後來又變化為捏麵人。 傳統祭祀普度或做醮時如果辦的是「菜桌」就不能擺上雞鴨魚肉等一類葷的東西,因此就用屬於素的糯米粉,麵粉做成各種動物造型,表示豐盛。 前一篇文章 教界動態 下一篇文章 歷時3年 跨領域研究 媽祖信俗文化 學術專著出版 熱門新聞 01【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2【國學探究】 人相忘乎道術:《莊子》論「忘」的生命智慧2025.05.0603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4頻率對了就共鳴2025.05.0505長期運動協調身心 能增深層睡眠時間2025.05.0606桑椹養顏抗衰老 母親節蛋糕好選擇2025.05.0607【考考你的智力】2025.05.0508量子糾纏與量子技術2025.05.0609小粒子 大未來2025.05.0610國家祈禱日 美國洛城跨宗教共祈和平2025.05.0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大悲懺法會南華登場 見證百萬人興學成就教育願心媽祖祈福文化節今擲筊求好日 將於9/27熱鬧登場白沙屯媽祖進香3/18出發 今晚放頭旗昭告四方 全台唯一水上遶境 復興宮媽祖石門水庫祈福 土地公迎頭牙誕辰 各地湧入大批信眾祝壽 鹽水武廟文昌祭傳承古風 道長為學子點竅門 作者其他文章信仰與人生 圓香居士精進念佛 病中破參2015台北素博會 李如麟唱〈詠歎詞〉 王彩樺連4年與會人道救援典範 四合一團隊榮歸叢林學院生活展 請進佛光山主題館四合一救援總隊 光榮返國3受困台灣人 獲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