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白玉蘿蔔不費吹灰之力,大人小孩樂在其中。圖/草地郎
拔白玉蘿蔔不費吹灰之力,大人小孩樂在其中。圖/草地郎
文/草地郎
高雄美濃特產小蘿蔔,一直吸引著我造訪!
原是菸葉產地的美濃,近年成功轉型種植小蘿蔔,並命名為「白玉蘿蔔」。每年十二月正是盛產期,遊客到鎮上溜達,都可以看到成堆待售的白嫩嫩細長蘿蔔擺放在許多店家門口,也可以看到許多排列整齊的玻璃罐裝醃漬白玉蘿蔔,形成一種特別的美濃風情。
因緣聚會,妻子的師專同學宋老師娘家住美濃,從台北南下沿路揪團載接五位同學,和南來北往的十多位同學,集合於高雄美濃客庄有機校園。
九點多到達美濃,只見好山好水,街道乾淨,田裡種植黃色小番茄、辣椒、高麗菜,還有一片波斯菊花海。微雨遠去,陽光露臉,一群二十多人,大人比小孩還雀躍,一心期待快點到農場拔蘿蔔大顯身手,兼回味童年拔蘿蔔之樂。
感謝體貼大方的宋老師,和唐老師熱情的老公,替眾人付了蘿蔔園入園的費用一百元,還招待飯前的水果冰淇淋,及客家的名菜和粄條等,大家無不盡情的享受難得的風味食材。進入農場前聽解說,才知當天是農場今冬首次開放園區,所以蘿蔔一定要挑露出地面至少五公分以上的,才算成熟可摘,若蘿蔔尚未伸出土地,就不要拔起來。行走園中,一定要走在水溝中,壟上儘量不要採踏(拔蘿蔔時例外),接著又熱心的分給我們每人一份煮食和醃漬蘿蔔的方法。
我們拿著發給的袋子,平均一袋可裝十七、八條,約十台斤,超過則另外計價。還有夥伴和婆婆及孩子們意猶未盡、興致勃勃的二度進場,收穫豐碩。聽農場的老主人說,蘿蔔葉可以炒菜用,老婆也曾用來醃製成雪裡紅,所以下場拔完蘿蔔,不少夥伴經老婆提醒後,紛紛把已丟棄的葉子撿回來,打算全株能物盡其用,一時間,田間小路上堆滿大家採收的蘿蔔,等待過磅和結帳。
除了我們這群人外,先前已有一團人在農場內拔蘿蔔,在我們之後,又陸陸續續三五成群前來,顯見此處有機農場已成功打響名號,據說,不少熟客是在網路上先行報名,附近城鎮慕名而來的人,更帶著一陣陣歡喜心入園體驗。
此次農場之旅,全程熱鬧滾滾,感覺非常美好,大家在田間爭相擺姿勢拍照、打卡,其樂融融,回味無窮,紛紛表示:如有機會,希望每年都能齊聚空氣清新、山景秀麗、農田翠綠的美濃遊逛散心,欣賞多采多姿的花海,紓解工作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