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南訊】仿照奧運左營培訓中心,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在雲嘉南分署成立國際技能競賽培訓中心,目前已有國手在中心內接受長達一年的訓練,期待能在明年舉辦的巴西國際競賽中奪得佳績。
這是國內首次針對國際技能競賽設立培訓中心,國際技能競賽每兩年舉辦一次,是全球職訓技能類科最大的競賽,有一百多個國家參與,工業發達的德國、韓國、瑞士等,都非常重視這項比賽,有車床、印刷、木工、建築、餐飲及美容等四十多個職類。
雲嘉南分署長施貞仰表示,她從體育賽中得到設立中心的靈感,獲得勞動部支持,中心最近展開運作,陸續有二十多個職類國手進駐,到明年七月巴西競賽前,展開近一年長訓,勞動部並在未來三年內,花費兩億兩千萬元,興建培訓中心,做為國手訓練基地。
上一屆國際技能競賽在德國舉辦,台灣拿到六面金牌,總成績排名全球第三,僅次於德國、瑞士,是歷年最佳成績。
相關人員表示,技能競賽與奧運不同,大會規定每一個國家每一職類只能派出一名選手,必須在二十二歲以下,同時一人一生只有一次參賽機會,國內選出的國手都相當拚命,但因沒有專門訓練的場地,大多跟著老師四處「流浪」,有些老師甚至要自掏腰包培訓。
施貞仰表示,為了讓國手有專門訓練的場地,且不必再由老師負擔食宿經費,未來除了餐飲與美容等少數職類,其他職類的國手都可進入培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