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年筆陣--企業社會責任與永續經營

執筆人:薛富井 國立臺北大學校長 |2014.10.09
1091觀看次
字級
執筆人:薛富井 國立臺北大學校長

執筆人:薛富井

國立臺北大學校長

過去將近一世紀,許多以美國學界為主流所發展出來的公司理論,探討了公司為何而存在,及公司經營所應執行的策略,其中尤以「股東價值或利益的極大化」作為企業奉行的最高指導原則。在商管領域的學術研究與課堂教學,包括財務管理、投資學、財務報表分析等,均依附此邏輯開展相關的學門。

從全球知名企業所引發的環保議題和社會議題,及國內近期發生的食品安全危機,讓企業善盡社會責任,受到大眾的高度重視。二十一世紀企業面臨的全球經營挑戰,大家公認的即為「永續發展」該如何實踐的議題,此議題範圍廣大,含括從商業發展帶來的環境問題、氣候變遷,乃至經濟快速發展帶來的社會問題。企業欲達成永續發展的目標,就必須擺脫傳統只重視企業經營成效的報告,擴展至「經濟、環境、社會」三大構面並重的「永續報告書」。

以蘋果公司為例,它是全世界科技創新的代名詞,但是所製造的大量電子產品,生產流程與廢棄產品的處理,均有可能造成環保或生態的威脅。為此,蘋果公司對於公司推動永續發展的責任極為重視,每年所發布的環境責任報告裡,包含碳減量、再生能源的利用、通勤替代方案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及資源回收率等資訊,同時他們也對供應鏈廠商作不同面向的永續要求。

一般而言,發布永續報告書的企業通常資訊透明度較高,並擁有較佳的營運體質與公司治理,許多退休基金和大型法人投資機構對此類型企業的投資均占有相當高的比例。道瓊指數是全球第一個對企業永續發展進行評估的指數,它是從經濟、社會及環境三方面選取最優秀的企業作為組成,這些企業是創造長期價值的良好投資標的,通常也是落實社會責任的標竿企業。二○一四年的評選結果,台灣有十家企業入選。

世界變遷,企業存在的意義已不再是單純為股東創造最大的利益,而是對所有的利害關係人均存在可課責性(accountability),以佛法的思維而言,包括有情與無情(即山河大地、草木礦植物等)眾生外,也包括了一切外在物質與環境世界的依報。

在全球化快速發展與競爭的步調裡,造成了許多企業必須汲汲經營,我們所處的依報世界,也產生了重大的變化。現在大家都在談天災人禍,愈來愈多人覺悟到世間無常、國土危脆,人類的文明無法阻止災變不停的發生。一切法從心想生,一切生滅的現象,都是從心想生,也就是所有一切外在的依報,都是隨著正報的變化而變化,如何把世界或環境的災難化解、減輕,我們必須努力改變自己,企業也必須在觀念上改變,承擔責任並履行相關的社會責任。當正報改變了,依報就會改變。

再以食安事件為例,當廠商過度強調獲利,尋求便宜的貨源,而使用劣質原料進行不當添加,甚至以工業物料權充食品,造成整個食品供應鏈價值觀的混亂,讓我們深刻體悟,誠信經營是企業社會責任的實踐基礎,當我們的心念偏了,災難也就隨之而來。

在《了凡四訓》裡,袁了凡接受雲谷禪師的教誨,立志斷惡修善、廣積陰功,先後二次誓行善事三千,至定數不驗;第三次誓行一萬件善事,只因做一樁實行減稅的善事,就立刻善行圓滿,並確實改變了他的人生與命運。從這個道理來看,對於影響眾生的事情或決策,必須審慎為之。我們若能不為自己,能夠處處為社會、為眾生,則福報就大了,世界也就改變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