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冰融 海象蜂擁上岸求生

 |2014.10.03
1169觀看次
字級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在九月二十七日的北極海洋哺乳動物空中調查期間,於阿拉斯加州首府安克拉治西北方約一千一百二十公里的雷岬,拍攝到約三萬五千隻海象聚集在沙灘上。這批海象因為在海上找不到可棲息的冰而上岸找棲地,數量之多打破了紀錄。圖/美聯社
海象母子。圖/路透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專家一日說,阿拉斯加偏遠海岸湧現至少三萬五千隻海象,這個現象肇因於氣候變遷引發的北極冰融。一般來說,一處海灘最初只有一千五百隻海象,這幾天數量突然暴增。

北極海洋哺乳動物空中調查機構(Aerial Surveys of Arctic Marine Mammals)調查員佛格森(Megan Ferguson)說:「我們精密推測數量增加將近二十四倍。」

海象是潛水高手,經常潛入深達數百英尺的大陸棚底部覓食。但當牠們要生產、撫育寶寶和躲避掠食者時,就需要海冰作為平台,當海冰不足甚至完全消融時,海象只好游到北極深水區,但牠們不能長時間游泳,最後只好上岸求生。

美國地質調查所(U.S. Geological Survey)發表聲明說,「因為氣候引發的暖化現象,使得過去八年中,已有六年常見到海象蜂擁上岸的情形」。美國地質調查所表示,這樣為數龐大的遷徙對年幼的海象來說很危險,爬上岸後一旦遭受飛機或棕熊、北極熊等掠食者驚嚇,容易因為遭到踐踏而死亡。海象通常會爬到距食物最富饒區域較近的冰上。

USGS說,夏天時海冰縮減到位於美國和俄羅斯之間的楚科奇海(Chukchi Sea)大陸棚水域遠北地帶,「這現象十年前不曾發生過」,為了在來回海底覓食之間維持正常的棲息,海象們只好爬上岸。

佛格森提到,同一塊海岸也出現比預估更多的棕熊,直至一九九○年代都還在同一地帶出沒的灰鯨則已不復見。

USGS指出,今年夏季測得的海上浮冰量,是一九七九年來的第六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