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薩爾瓦多共和國緊急服務單位負責人梅連德斯(Jorge Melendez)二十四日表示,薩爾瓦多發現近三萬起屈公(Chikungunya)病毒感染病例,目前已採取措施,防止病媒蚊孳生。
梅連德斯告訴路透社,六月出現首起病例後,已有兩萬九千七百零四人感染,其中兩百零四人住院治療。
梅連德斯表示:「先前不曾接觸這種病毒株,薩爾瓦多民眾沒有防備。」梅連德斯還說,目前未傳有人因而喪生。
梅連德斯說,大部分通報病例出現在薩爾瓦多首都聖薩爾瓦多,當局已在清理河流和消毒。
屈公病毒主要經由埃及斑蚊或白線斑蚊傳播,潛伏期約二至四天,通常不會致命,但會導致衰弱症狀,包括發燒、頭痛、約有半數病患會出現皮疹,症狀持續三天至七天,大部分患者均能康復。
約七成患者從發病開始即會出現嚴重的關節痛,並持續數周、數月甚至數年,目前沒有認證的預防疫苗和有效治療方法。
屈公病毒主要分布在非洲、東南亞、印度,去年十二月首度出現在加勒比海東北部小島聖馬丁(St. Martin),隨後蔓延至加勒比海的多個島嶼和南美洲,美國今年首次傳出感染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