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親屬回家 千名兒女歡迎

人間社記者陳德啟大樹報導 |2014.08.16
4389觀看次
字級
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前左六)與佛門親家、徒眾傳燈接心。 全版圖/人間社記者陳碧雲
慧今法師的母親 Sue 感謝星雲大師慈悲教導。 全版圖/人間社記者陳碧雲
歡迎晚會時烏克麗麗班演出動人樂曲。 全版圖/人間社記者陳碧雲
雲居樓為佛光親屬獻上酥酡妙味。 全版圖/人間社記者陳碧雲
從印尼來台參加親屬會的有謙法師母親(右),在佛光山南美總住持妙遠法師攙扶下報到。 全版圖/人間社記者陳碧雲

【人間社記者陳德啟大樹報導】「歡迎!歡迎回家!」兩年一次的「佛光山親屬會」十四日登場,走在佛光山菩提路上,不遠處傳來陣陣鼓聲與快樂的歡迎聲,選佛場前整齊有序的大慈育幼院鼓隊和活力十足的佛光青年歡迎隊伍,讓每個前來的佛光親屬,開心戴上花圈,享受佛光親家專屬的歡迎禮。

報到現場相當熱鬧,從海內外回山的法師與親屬相見時,歡喜之情溢於言表,笑聲此起彼落。完成報到後,法師紛紛帶著家人至各殿堂巡禮,沿路「吉祥、阿彌陀佛、好久不見」等問候不斷。「參加親屬會,看到法師的學習成長,讓我既安心又歡喜」,福山寺有平法師的母親黃峯秀表示,佛光山總是給人歡喜,讓她從中深深感受大師的用心,從原本憂慮女兒出家的心緒到全然安心。

「今媽媽」Sue 驚喜

遠從澳洲來祝福慧今法師出家的母親Sue,緊接著又參加佛光大家庭的聚會,讓她好驚喜,沒想到因兒子出家,自己頓時之間擁有這麼多親屬,而且未來走到世界各地都有自家人。她非常感動大師如此照顧法師及其家庭,讓她開心接受大家的愛,這是之前始料未及的。樂觀健談的慧今法師分享,大師以智慧與慈悲推動人間佛教,讓家人透過親屬會活動齊聚一堂,互相溝通話家常,歡喜「有子出家真好」。

佛光山寺貼心準備接駁車帶著親屬前往佛陀紀念館參訪,行過風雨走廊抬頭一望,竟與自己名字相會的高澤明,開心指著百萬人建寺的碑牆告知阿姨妙順法師,並留下難得的鏡頭。妙順法師則藉此機會感謝家人支持,讓他可以安心在佛光山服務大眾,更感謝大師安排親屬相聚的因緣。

全家禮佛 結善法緣

走進本館,法師領著家人參觀各殿堂,並至金佛殿、玉佛殿、觀音殿一一禮佛,累了還能坐在休息區喝茶、用點心。有些佛光親屬去欣賞河南雜技表演、有些去觀看《貧女一燈》4D電影。但有一個地方親屬們絕對要去,就是宗史館,大家依序排隊站在大師蠟像旁,以最燦爛的笑靨合影。

來自洛杉磯的蔡培華與舊金山的吳碧碧,藉此機會來探望《美術圖典》英文版主任有恆法師,見到佛光大家庭的熱鬧,真是感動至極!尤其第一次來佛館的吳碧碧,平常在美透過臉書閱讀佛館,無法以言語形容親臨現場的極度震撼!妹妹是覺居法師、女兒是知緣法師的蘇麗珍滿心喜悅,她陪同「居媽媽」及首次回來參加親屬會的蘇錦烈,一起遊佛館。

歡喜遊佛館之後,近傍晚時分,柔和的陽光陪伴眾人搭接駁車回山用藥石,晚上還有一系列「認識常住」、「歡迎晚會」、「祈願祝禱」等活動,有待佛光親屬體驗。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