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日本博物館多如過江之鯽,大的幾天逛不完,小的像家屋庭院,票價都很大眾化,有的甚至免費,但卻給遊客不虛此行的回味。
近年來台灣公、民營博物館漸多,水準參差不齊,有的規模初具,有的簡陋無比,不是票價高得離譜,就是服務品質其差無比。較像樣的博物館則有如殿堂,高高在上,讓民眾難窺堂奧。
進步的國家,參觀博物館融入生活,成了知性來源。台灣部分民眾,一有假期吃喝玩樂,追求聲光刺激,博物館、文物館則門可羅雀,成了蚊子館。
逛博物館心情應是愉悅,但民眾參觀博物館心情痛苦而矛盾,一心想看個夠本,一場行程下來腰痠腿痲,口渴肚餓,說明又深奧,有看沒有懂,難有一遊再遊的興致。
再豐富的典藏,如乏人問津也是徒然,如何營造親和的氛圍,氣氛愉快是博物館重要課題。博物館應與附近環境、景色、商家、居民融為一體,創造人文特色,讓民眾流連忘返,一遊再遊,是博物館努力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