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越南暴動近二個月,平陽省府上月十八日依三十七家受災台商的受損程度,頒發「補助政策報告書」,台商埋怨實質賠償遠遠低於災損,卻讓越南人誤以為台商已獲賠償,而故意不發薪,已有兩家台商遭勞工討薪,憂心誤會擴大,暴動再起。
海外信用保證基金「越南五一三專案」,第一筆特別貸款二十五萬美元,四日正式貸給平陽第二神浪工業區的鋒明集團。董事長蔡文瑞說,鋒明重建路迢迢,如今產能恢復一成五,明年底才能回到暴動前水準。
蔡文瑞批,平陽省政府上月十八日大動作召開記者會,找來國內外媒體,頒發薄薄一紙的淺藍色補助報告書給三十七家受損台商,其中,鋒明可享減免土地及基礎建設租金、免徵部分關稅及加值稅、調降年利率百分之一等,但合計賠償及減免僅六十七億越南盾(約九百五十萬台幣),與重建所需的五億四千萬台幣相比,猶如杯水車薪。
台商戲謔稱這紙報告是「戰士授田證」,連公文文號、關防章都沒有,缺乏法律效力,作秀成分居多,連官員看了都一頭霧水。
同奈省台灣商會會長簡智明說,二百零五家受損廠商五月十九日恢復正常生產,已獲三百九十億越南盾(約五千五百萬台幣)的災後保險理賠及退加值稅,四十九家企業完成災損認定。
但簡智明直言,前天經濟部發文給越南各台灣商會,要求不能主動接待越南官方,被解讀為「中斷台越交流」,目前雙方賠償談判進行中,此文一出,令台商錯愕不已。簡智明說,各省府作法不一,不應擴大為全體,憂心破壞台商與越南政府的互信基礎,越方秋後算帳,以查帳手段刁難,最後受傷的肯定是台商,建議我方政府應更審慎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