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桃園訊】每年6月到9月,是夏日戲水引發溺水意外的高峰期,大園消防分隊長徐添榮提醒家長,千萬不要放任孩童到陌生水域戲水,以免溺水沒人發現,發生憾事。
蘆竹消防分隊長李龍潭說,「會溺水的絕大部分都是會游泳的人,但如果到陌生水域玩水,不熟悉環境,很容易被暗流、漩渦捲走。」
放暑假了,學童經常會相約玩水消暑,徐添榮建議民眾要慎選戲水場所,選擇有救生員的海水浴場、游泳池,下水前一定要做暖身運動,游泳一次20分鐘就要休息10分鐘。
如果玩水時因為熱身不足導致腳抽筋,李龍潭建議,民眾可以將身體蜷曲做水母漂的姿勢,一邊扳腳板,減緩腳抽筋的不適感,「溺水時千萬不能驚慌,盡量呈現水母漂、仰漂姿勢,保留體力等待救援。」
學童暑假相約戲水,盡量結伴而行,並有家長陪同,若發生溺水狀況,沒有專業救難經驗,千萬別貿然下水,徐添榮建議可以丟擲浮板,或是用竹竿將溺水者拉起,「溺水者掙扎的力量非常大,沒有救難經驗的民眾,很容易就一起被拉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