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工劉媽媽講故事,也做立體故事書來吸引學童。圖/郭政芬
【本報新竹訊】新竹市一群家庭主婦,利用先生上班、孩子上學的時間,到百所國中小內為孩子講故事,「家庭主婦講故事的力量」在校園內發酵,散播故事與愛,資深義工媽媽說,「因為閱讀實在太重要了,能開啟孩子心靈的眼光!」
新竹縣桃山部落的小學教室中,劉姓義工媽媽賣力在台上比手畫腳、詢問「還有誰可以走在一起?」台下學生紛紛舉手回應,有的則反駁「老師,不是這樣!」一起發掘出故事的共同點。
對面山頭的五峰國中,也是竹縣的偏鄉學校,王姓義工媽媽每周特別上山講故事,與國中生分享生命歷程,有學生聽完當周的祖孫故事後,在教室後頭流淚不止,原來他最親愛的祖父已逝世,透過故事喚起他最初的感動。
台下學生興致勃勃的眼神,讓參與說故事十六年的王媽媽相當感動,「十多年來,講故事成為最珍貴的時光」,剛開始成為故事媽媽時,為避免有小孩子看不到繪本,還將故事內容全部背起來。王媽媽笑說,剛開始緊張,愈講愈從容,最後還會添加學生的回饋,讓故事更加豐富。
故事媽媽們有時會帶領孩子演戲或做手工書,讓不同氣質的孩子,在書本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喜歡做手工書的劉姓義工媽媽,當初她也利用孩子上學時培訓講故事,為了吸引幼兒的目光,她在家中研發手工書,努力學習,一本本親手製作的立體版故事書,是孩子的驚奇故事盒。劉媽媽說,聽過故事的孩子,有的已經大學畢業了,她在山上幼稚園講故事,老師校長調換過一輪,只有她繼續說故事,她將故事融合品格教育來教導孩子,「或許不會立刻改變,但種下種子就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