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柳女王頭受風化影響有斷頸危機,北觀處考慮用奈米科技修護。圖/邱瓊平
野柳「女王頭」風蝕嚴重面臨斷頸,引發自然風化回歸自然或人為修補保護的論戰。觀光局昨天公布民調,六成三受訪民眾贊成人工補強,幫助女王頭「凍齡」。圖為歷年女王頭照片,愈變愈細的情形,凸顯風化嚴重。圖/中央社
【本報台北訊】野柳女王頭是台灣最具指標的代表性地景之一,但隨著風化侵蝕出現斷頸危機。觀光局北觀處昨天公布民調,多數民眾贊成人工修補女王頭。專家表示,注入奈米科技的藥劑進入女王頭,可增強岩石強度抵抗風化,但藥料日久可能變質,衍生其他風險。
觀光局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祕書郭振陵指出,女王頭頸部周長已從民國九十五年時的一百四十四公分,去年降至只剩一百二十六公分。依據女王頭自然風化的情況,預估五到十年內,女王頭就會斷頸。
北觀處今年一月委託世新大學民調中心針對全國民眾、萬里民眾、國內外遊客、專家學者等四種不同對象進行調查,各有六成三民眾和萬里居民支持用奈米科技修補女王頭,延後斷頸時間;野柳地質公園遊客、學者贊成比率也都超過五成。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教授朱瑾表示,以奈米技術維護古蹟在國外很常見,簡單來說就是把奈米藥劑注入古蹟或岩石內,滲入後固結,形成高強度耐風化的結構。但奈米藥劑畢竟與原岩石成分不同,藥料日久可能變質,是好是壞可能還得評估。
北觀處委託台大高分子所謝國煌教授研究團隊,從一○○年起在其他蕈狀岩頸圍做奈米科技處理實驗,三年來皆無明顯變小現象,且經奈米科技處理後的岩石強度由原弱岩岩石強度提升至中強岩強度,在風力與地震模擬分析,已可抵擋十七級強颱及七級強震。
不過北觀處強調,工程仍待戶外實作驗證,將於園區內擇定環境與女王頭相似的其他蕈狀岩再做為期一年的試驗(含外觀、美感、色澤等),用不同程度奈米藥劑塗抹,記錄四季變化,確認沒問題才考慮在女王頭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