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佛教文化中心 成立
中國大陸黑龍江省中華文化促進會,日前在省府哈爾濱市成立「佛教文化中心」,致力研究整理佛教文獻,編輯出版佛學工具書。此外,為弘揚佛教藝術文化,也舉辦大型展覽、召開中華佛教文化論壇、推廣佛教音樂、舞蹈、書畫等活動 。
佛教於七世紀初唐傳入黑龍江省,至今有千餘年歷史。始建於七世紀末的渤海國,受中原文化影響,在其近二百三十年統治期間也弘揚佛教,在京城建有佛寺十餘處,如現存興隆寺石燈塔,即當時的佛教藝術傑作。佛教活動的開展,使僧侶成為社會重要階層。宋、金時期,佛教達成鼎盛。
(觀閎)
《中國佛教表現藝術》 再版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宗教文化藝術研究室主任王志遠著作《中國佛教表現藝術》,日前由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再版。內容包括論宗教藝術、宗教表現藝術及其範疇 ﹔印度佛教表現藝術的輸人和中國佛教表現藝術的濫觴、早期形態、全面推展,附錄相關論文、藥師儀軌、田野調查采風資料《梁皇懺》等。
中國佛教在兩千年的發展中,留下豐富的造型藝術和表現藝術。前者以靜態為主,包括繪畫、雕塑、建築及工藝美術等;後者以動態出現,包括念誦、儀軌、經懺、對白、音樂、舞蹈、雜技、幻術、戲曲、戲劇等。(觀欽)
聖經漫畫 慰所羅門島災民
所羅門群島日前發生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水災,導致約五十萬人無家可歸,成千上萬人在收容所。美國基督教威克理夫聖經翻譯會與國際語言暑期學院,分送以島民通用的皮欽語(Pijin)書寫的《聖經漫畫》與賑濟物資,慰藉災民。
所羅門群島以《聖經》所羅門王為國名,據說在十六世紀中,西班牙航海家抵達時,看土著都佩帶黃金飾物,以為找到《聖經》中所羅門王的黃金寶庫,因此取名所羅門群島,亦稱「幸運之島」。福音於十九世紀傳入,居民有九成以上信奉基督教。這個火山島國有七十多種不同的語言,鮮少語言有書寫的文字。漫畫也是傳福音的媒介之一。(觀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