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應環保 寺院不設垃圾桶
中國大陸廈門南普陀寺為響應環保,除了在六月五日「世界環境日」舉辦「我愛我家」活動,也宣布將努力成為全國首個無垃圾桶的佛教寺院,逐步取消現有的一百二十八個垃圾桶,並為有需要的來賓發放環保垃圾袋。
方丈則悟法師表示,人們可以藉由佛法,剔除內心的垃圾,這是「心靈環保」;在外,保護好國土環境,使人與自然和諧共存。則悟法師並表示,為遊人香客提供垃圾袋,並引導遊客從進寺院起,將自己製造的垃圾放進寺方發放的垃圾袋內,直到離開。
閩台宗教研究 北京成立基地
中國大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是中國唯一的國家級宗教學術研究專門機構,今年逢五十周年,與福建華僑大學共同成立「海外華人宗教與閩台宗教研究基地」,且日前在華僑大學廈門校區揭牌,並舉行第一次工作會議。華僑大學副校長、中國宗教學會副會長張禹東教授獲聘研究基地主任,卓新平研究員擔任學術委員會主任,福建師範大學社會歷史學院林國平教授等兼任研究員。
成立基地的目的,在於透過組織,整合國內外資源,期能構建一個以海外華人宗教為研究重點,兼顧閩台宗教的研究工作。
印度宗教文物 中國巡展
中國大陸山西博物院日前舉辦「印度的世界—美國洛杉磯郡藝術博物館藏印度文物精品展」,展出近一百三十件(組)展品,時間跨越西元初至二十世紀初的石雕像、銅造像和水粉繪畫。這是印度到中國規模最大的古代和前現代印度藝術文物首展,展期至八月二日;隨後將移至深圳、湖北省博物館巡展至明年三月底。
印度神話是龐大的體系,包括天上、空間、地面以及地下世界,是主神、半神、惡魔、人類、動物等共存的世界,也是苦行、祭祀、詛咒、法力等並行的世界。本展場分二個單元,「巍巍主神」主要展出以佛教、耆那教、印度教為代表的主神,「芸芸眾生」展出包括半神、惡魔、人類和動物。
土耳其 首設基督教課程
伊斯蘭國家土耳其教育部,日前邀請基督教代表、基督教「國際需求網路」負責人貝赫南科努特根擔任召集人,負責編訂公立學校宗教課程中,有關基督教的教材。這是土耳其教育史上的創舉。土耳其政府規畫,未來將對國中小高年級生實施宗教選修課程,有別於以往當地基督徒學生被迫在宗教課學習伊斯蘭信仰。目前教材已編訂好,並呈交教育部。
科努特根指出,土耳其基督徒約有十二萬人,以東正教徒為主,占總人口不到百分之一。在宗教自由上,無法享受與穆斯林同等權益。土耳其正積極爭取加入歐盟,因此需要向歐盟表態,土耳其確實有基督徒存在,並愛護、尊重他們,願意讓他們學習自己的宗教。(觀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