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佛門棟梁 社會清流

人間社記者陳德啟 |2014.06.08
2810觀看次
字級
永光法師
知熙法師
郭素清居士
知穎法師
宇麗美居士
李心慈同學
王昭華居士

文/人間社記者陳德啟

上周福慧家園進行一場佛法與親情溫馨對話,邀請佛光山教育院院長永光法師主持,由知熙法師與郭素清、知穎法師與宇麗美、李心慈與王昭華等母女檔,以「應做佛門棟梁、社會清流」,分享學佛因緣、出家心路歷程。

讓信仰有傳承

談到學佛因緣,知熙法師的媽媽表示,不識字的母親每天虔誠拜佛,讓她看到信仰的力量;結婚後,經常帶著孩子至道場散步,因而認識生命中的貴人,引領她學佛。二○○五年,參加星雲大師在台南講堂舉行的皈依典禮,成為正式佛弟子。如今明白「以佛法為重,以世法為輕」的道理,成就知熙法師出家,歡喜信仰有了傳承。

知穎法師的媽媽提及,有一天朋友邀她前往普門寺參訪,當看到佛像的莊嚴、法師的親切那剎那,感動到淚水直流。爾後開始參加星雲大師在國父紀念館舉辦的佛學講座,對人間佛教有初步了解,二十幾年來不斷聽經聞法,因為信仰的力量讓心更加踏實。

心慈媽媽回憶,二十五年前和心慈爸爸到佛光山一遊,適逢春節平安燈會,參加祈福法會,啟動殊勝因緣。後來懷孕又再度回山,大悲殿的法師以大悲咒水結緣,從此讓她開始閱讀佛經,感動佛教「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所以將胎兒命名為「心慈」,希望未來的寶貝能心地慈祥,給人歡喜。

找到歡喜與初心

大學讀化妝品科技系的知熙法師走在潮流尖端,髮色時而染橘、時而又染藍的超炫造型,只為了履行與師父的約定,所以決定念完一年就向佛學院bye bye。沒想到短短一年的叢林生活,竟讓她大改變,決定換上法師長衫、荷擔如來家業,因為她找到快樂歡喜的泉源。

知穎法師道出,國小五年級參加普門寺讀經班,國、高中在大慈佛社當義工,從中法喜充滿,即使上大學、研究所,依然選擇佛光山體系的南華大學就讀。拿到碩士學位的她歷經台大、中華佛光青年總團辦公室主任的職務後,為了接引更多青年學佛,選擇出家,圓滿信仰傳承的初心與願力。

李心慈表示,從小在道場成長,喜歡閱讀佛典故事,笑稱印度是她的童話王國。文藻法文系畢業後,在媽媽的鼓勵下就讀叢林學院,想留學法國的夢想,因大師的睿智與捨得而讓她提早圓夢。去年適逢法華禪寺落成,被派往遊學,並向法國人介紹道場設施、軟硬體,不但發揮所長,也贏得當地人的讚許。

「佛法與世法如何選擇?」熙媽媽提及,因為南台別院住持妙勤法師、電子大藏經主任永本法師鼓勵信眾閱讀《高僧傳》、《百年佛緣》、《佛光祈願文》,尤其同修非常認真細讀,因此家人的共同話題都圍繞著佛法,孩子因此更懂得因果觀念、學會懺悔,一家人在佛法中找到生活目標。

最受用一句話

永光法師以嚴長壽「跟對的人在一起」,告訴大家跟佛光人就對了,從四給的實踐中可以獲得快樂與慈悲。又讚嘆星雲大師的海量與包容力,面對是非時,總是自我檢視「因為做得不夠好,所以讓人誤解。」來砥礪佛光人努力不懈,好還要更好。

對於最受用的一句話,心慈媽媽分享「明信因果,以五戒十善生活」;穎媽媽則說「人要對自己行為負責,切莫一味怨天尤人」;熙媽媽以「光光相照,燈燈相續」自我勉勵;知熙法師、知穎法師、李心慈分別以不忘初心、佛教靠我、有佛法就有辦法等座右銘與現場人士共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