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手挑的豆子,含有人的能量,與機械作業是不同的。就像藝術品與工藝品不同一樣。這是星巴克之所以能成功的「靈」的部分,有愛心意識的夥伴愈多,全台灣星巴克咖啡的靈的比例就愈高。
光有愛心是不夠的,還要把愛心呈現在所做的事與物上,才看得到愛心的績效。因此,工作的熱忱,要以愛心為基礎,才是真熱忱。沒有愛心為基礎的熱忱,容易打折扣,例如說,我今天很累,就少講兩句話,少一個微笑,那麼咖啡的味道就不同了。
愛心可以呈現在企業的任何地方,真心誠意地打招呼也是一種愛心,那招呼會使接受到的人,覺得更加親切。如果我是那深情看著嬰兒的媽媽,而將看著嬰兒的感覺轉移到工作上來,以這樣的感覺對待每一個人,相信這訓練並不是「假仙」,而是藉由這看嬰兒的感覺,體會如何擴大為慈悲心。日日這樣訓練自己,使自己的身心靈與公司的身心靈合一,當星巴克的夥伴們,都能自發性地有這種「愛心意識」的素養時,相信就能像那深山中,孤獨唸著六字大明咒的老婆婆的茅草屋會發光那樣,我們每一家星巴克也會發光。
(摘自天下雜誌出版《總裁聞思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