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南區鹿耳門鎮門宮鄭成功雕像,昨舉行開光剪綵儀式。
圖/黃宣翰
【本報台南訊】台南安南區鹿耳門鎮門宮有一尊二公尺高的鄭成功雕像,十年前雕刻完成後,卻因用地問題被置放樹下,昨日由廟方重新豎立雕像,並舉行法會、開光點眼。管理人林忠民表示,國姓爺石雕近觀「府城天險」石碑,遠眺鹿耳門溪出海口,象徵守護台灣家園。
鹿耳門鎮門宮主要供奉延平郡王鄭成功,十多年前由信徒到大陸挑選石材,由當地工匠雕刻鄭成功像。
運回台灣後,曾由道士開光,再由前市長施治明揭幕,卻因原來位置和用地問題,被置放於樹下,許多信眾看了都很不捨。
近年來鹿耳門溪口、鎮門口附近,因政府加強綠美化,開設公園、小型廣場、停車場,增設堤防步道,民代多次提議「鄭成功」石雕應重新站立,可是請示擲筊都沒有結果。
今年是農曆甲午年,多名信眾告知林忠民,國姓爺託夢有意站起,農曆年後再次擲筊請示,終於獲得應允。
「冥冥之中,一切自有安排。」林忠民在鹿耳門溪盡頭,發現原本矗立一個「府城天險」石碑,決定將鄭成功石雕立於石牌旁,兩相對映,有守望台灣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