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印度是一個典型「男尊女卑」的男權社會,參與政治的人口呈現男性多、女性少的性別失衡狀態。但剛剛走馬上任的莫迪政府,就任命了六名女性擔任部長,占內閣四分之一。這與上一屆政府形成鮮明對照;上一屆內閣二十八位成員中只有兩位女性,占百分之六。
新內閣尤其突出的是,斯瓦拉吉執掌外交部,從而進入國家安全最高決策機構國防內閣委員會(CCS),成為三十年來進入該委員會的首位女性。而另一名女性部長人力資源發展部部長伊拉尼,年僅三十八歲,是內閣中最年輕的部長。
在今次印度下議院人民院五百四十三個席位的競選中,有百分之十的女性候選人。
近些年來,印度婦女的社會和經濟地位發生了巨大變化,愈來愈多的婦女接受了教育,有了更多關心國家大事的社會意識。因而今年的選舉中,印度女性選民對選舉結果起到重要作用。
新德里年長的婦女夏爾瑪感歎:「時代變了,現在印度婦女更加解放了,她們能自己決定投票給誰。」
自主決定投票的婦女,希望透過大選,維護自身的權益,她們非常關心城市中為婦女準備的基礎設施建設情況,例如,婦女公共廁所、婦女優先的公共交通以及增加對婦女的安全保障等,這些都是婦女們的心聲。
然而改善印度女性困境,印度新總理莫迪做得到嗎?從底層崛起的莫迪,提出改善女性地位的政見抓住了國內的女性選票,然而有女權人士擔心,過去莫迪擔任政務官時並沒有落實性騷擾的防治政策,且他曾參與提倡傳統婚姻道德、反同志的右翼團體,恐會讓女性受到更多掣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