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醫學期刊《刺胳針》二十八日刊登研究報告稱,目前近三分之一成人與四分之一兒童體重過重,報告並說,自一九八○年以來沒有國家能逆轉肥胖趨勢。
根據「全球疾病負擔報告」,肥胖向來和富裕的生活型態有關,如今肥胖問題擴及全球,超過百分之六十二過重人口集中在開發中國家。
報告指出,目前全球有二十一億肥胖或過重人口,三十三年前為八點五七億人。
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和評估研究所所長莫瑞表示:「肥胖問題威脅全球各地、各年齡層與各所得階層的人。」研究團隊檢視一百八十八國自一九八○年至二○一三年的數據後,得出這項結論。
莫瑞說:「過去三十年,沒有一個國家能成功使肥胖率下降,我們預期隨著所得提高,尤其是在中低所得國家,若不採取緊急行動,肥胖率會持續上升。」
二○一○年估計有三百四十萬人死於體重過重。過去研究也警告,若肥胖率持續惡化,將降低平均壽命。
研究說,體重過重會升高多種健康問題風險,如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骨關節炎與腎臟疾病等,對醫療保健系統構成沉重負擔。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陳馮富珍上周在世衛日內瓦年會直言:「世界上有些地方的人名副其實把自己吃死。」
前述二十一億人口裡,六點七一億屬於肥胖症,其餘是體重過重。體質量(BMI)超過二十五是體重過重,三十以上是肥胖症;算法是「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
全球十大肥胖症國家排名,美國有七千八百萬人,占全球百分之五最高。中國四千六百萬人排第二,印度三千萬人排第三。其次依序是俄國、巴西、墨西哥、埃及、德國、巴基斯坦、印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