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主委黑白說? 端午吃茄 真有此習俗

 |2014.05.27
15213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農委會主委陳保基昨天在立法院受立委質詢時表示,端午節粽子貴可改吃茄子應景,引發網友批評,「哪有人端午節吃茄子!」不過事實上,端午節吃茄子可是台灣特有的習俗,吃了會氣色紅潤、走路有風,此外菜豆、瓠瓜也都是端午節應景蔬菜。

民俗專家、台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系副教授林茂賢表示,台灣有幾樣端午節必吃的食物:茄子、菜豆、瓠瓜、綠豆、桃李,因閔南語俗話「食茄吃到會搖(讀音近似「秋丟」),吃豆吃到老老」,分別帶來神氣得意和長命百歲,吃瓠瓜則讓皮膚白皙細緻,綠豆解毒消暑、桃李避邪。

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董事長林明德則說,在苗栗客家文化中,菜豆代表蛇、茄子則和「咬」字諧音,因此吃菜豆、茄子代表驅蛇、不被蚊子咬。

有趣的是,林茂賢說「包粽子、划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反而是端午節最大的誤會。粽子以前叫「角黍」,是夏至要吃的食物,划龍舟則是源自人對龍圖騰崇拜,是為「洗江淨港」、趕走水鬼防止抓替身而發展出來的。也有一說是夏天易下大雨,所以希望掌管雲的龍可以帶來風調雨順,並非為了屈原。

林明德說,根據文獻,此端午習俗在屈原投江前就有了,是古代因為瘟痢流行而以龍來趨吉避凶,才流傳下來的習俗。

根據農產品交易行情資料,台北蔬果批發市場周日茄子(胭脂茄)批發價為每公斤十八點三元,菜豆批發價則在每公斤三十三到三十五元不等,相較最近漲價的葉菜類蔬菜,較為便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