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東訊】台東大武鄉天主教私立天琪幼兒園,專收貧童,地方尊稱「聖母媽媽」學校;近年多數貧童無法正常繳交學雜費,園方面臨營運困境,兩年來不僅修女奔波籌錢,十五名教職員也自動「減薪」,讓聖母媽媽的愛不中斷。
天琪幼兒園主任沈秀惠說,二十年來,園方好幾次面臨經營困難,都靠聖十字架慈愛修女會補助,勉強度過難關;兩年前修會無法再補助,表示若無法經營下去就結束。
「學校沒了孩子怎麼辦?」沈秀惠說,想到孩子們,大家決定自力救濟,想辦法度過難關。
幼兒園百分之九十五的孩子來自原住民家庭,多數是低收、單親或隔代教養的弱勢家庭,約五分之四的家庭,無法正常繳交學雜費,園方為讓孩子順利就學,同意家長分期付款,每個月三百、六百繳交,真的繳不出來就等有錢再繳。
修女會有困難加上學雜費來源不穩定,每個月四十萬元的固定開銷不足約十一萬,為了讓學校繼續經營,來台三十五年的瑞士籍院長宋玉潔修女,三不五時就打電話給家鄉瑞士親朋好友要錢。
「台灣不是很有錢嗎?怎麼會缺錢呢?」宋玉潔難過地說,親友都認為台灣是個有錢國家,怎麼會窮到學費繳不出來?她要花很多時間解釋,親友才願意寄錢給她,但時間久了,錢愈要愈少,讓她很難過。
不願看到宋修女這麼辛苦募款,學校十二名教職員工經過討論後,自願減薪二千至一萬元不等,園方三位修女則不支薪,從減薪及停薪已兩年。儘管減薪對教職員的生活有不小影響,大家都甘之如飴,只希望孩子能接受良好的教育。
幼兒園老師說:「我們至少還有薪水可領,修女們不支薪,犧牲更多,真的很偉大。」
宋玉潔說,全體教職員減薪,每月雖只省五、六萬元,但對園方幫助不小,可用來支付水電開銷及修繕教室、購買上課用文具、孩子們的點心。
宋玉潔說,修女只有三人,每個月一、二萬元開銷就足夠,「我們苦一點沒關係,因為這裡是孩子的希望所在,唯有教育,孩子才有機會脫離貧窮,改善部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