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吃什麼最顧肝?肝病專家今天指出,患者缺什麼才要補什麼,別一味吃偏方,耐心治療B、C型肝炎,初期肝硬化多可逆轉病情。
台大醫院營養室主任鄭金寶指出,很多人得了肝病,就會開始找偏方,她會建議病人,不妨先檢查肝功能,缺什麼再補什麼,否則增加肝臟負擔。她表示,肝功能遠遠落後正常值的代償肝硬化病人,可能沒胃口,以致熱量攝取不足及營養不良,身體會分解肌肉組織來獲得熱量,在這種情況下,病人應少量多餐,晚餐多吃醣類食物,至於蛋白質要依營養諮詢適量補充,吃太多會加重肝性腦病變。
肝炎、肝硬化、肝癌是肝病三部曲,B、C型肝炎病毒是最常見的病因。台大醫學院內科部教授陳健弘說,初期肝硬化的病人,治療肝炎到測不到病毒的程度就有機會逆轉病情,以口服抗B肝病毒藥物「貝樂克」為例,服藥治療5年,超過6成患者不再肝臟纖維化,口服「惠立妥」5年,也有超過8成機率。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執行長楊培銘指出,慢性肝病患中有2到3成患者合併初期肝硬化,肝硬化病人每年有3%到5%的機率惡化為肝癌,他呼籲B肝患者耐心服用抗病毒藥物5年,C肝患者接受干擾素治療,積極控制肝炎,切斷肝病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