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國家外匯管理局官員昨天說,人民幣兌美元近來持續貶值,可用「匯率波動實屬正常,雙向波動條件具備,匯率變化可以解釋」這三句話回應。
大陸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長管濤昨天指出,人民幣匯率有漲有跌屬正常現象,「歷史上沒有只漲不跌的貨幣」。今年二月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確實走低,但與一九九四年併軌及二○○五年匯改以來人民幣累計升值幅度相較,目前人民幣跌幅「並不算大」。
他說,自二○○五年匯改至二○一三年底,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累計升值百分之三十六,但近期下滑幅度,不過百分之一左右。
管濤強調,「不要看短期波動,而是更多關注人民幣匯率中長期走勢」,「不能孤立看,要和人民幣形成機制改革結合起來」。
他說,在宏觀上,人民幣匯率正「趨向均衡合理水平」;在微觀上,資本流動對人民幣匯率影響越來越大。原因是金融危機後,已開發國家多採量化寬鬆政策,使新興國家經常面臨「脫離本國基本面」的資本流動。
管濤表示,近期人民幣匯率變化「可以解釋」,原因是今年以來,大陸經濟成長穩中趨緩,一些信用違約情況暴露,加上美國聯準會加速退出量化寬鬆,都是導致人民幣匯率波動加大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