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白海豚。圖/農委會林務局提供
【本報台北訊】農委會林務局今天預告,將把瀕臨絕種的中華白海豚出沒棲地,畫為「中華白海豚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預計最快30天後公告實施;這是台灣第1個海上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農委會林務局棲地經營科科長黃群策表示,根據台大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教授周蓮香拍攝的近19萬張中華白海豚的照片,辨識研究統計,目前中華白海豚數量不到100隻。白海豚族群瀕臨絕種的原因與過度漁撈、開發、水下噪音、汙染等問題有關。
根據林務局預告,中華白海豚重要棲息環境範圍北起苗栗縣龍鳳港,南至嘉義縣外傘頂洲燈塔,東邊界線為依海岸線外推50公尺,西邊界線依中華白海豚的活動範圍分4區,其中,2、4區是白海豚較常出沒之地,3區則是南北兩區域的連通道。
一旦正式公告為「中華白海豚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沿岸所有的建設或土地利用開發,都必須經過環評,且須呈報地方政府,再向主管機關申請開發許可,否則可依照野生動物保育法開罰30至150萬元。
即使是既有的開發,若對白海豚生存造成威脅,也應提出改善計畫補救,否則可依法罰40至200萬元。若沒有經過環評,也沒提出改善計畫報備核准,使棲地破壞造成白海豚無法生存,不僅可罰30至150萬元,還可處6個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
農委會說,棲地總面積共76300公頃,其範圍內的既有漁業行為,除未滿50噸的拖網漁船不可在距岸邊3浬內作業,其他漁業行為仍可繼續,但不得破壞棲地原有的生態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