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亞大海嘯2周年 災區重建牛步

 |2006.12.28
347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二○○四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南亞大地震引發的世紀大海嘯悲劇,轉眼已兩周年,災區各地都有悼念活動,死傷最多的印尼舉行海嘯地震應變演習,有五百多名觀光客喪生的瑞典也舉行追念儀式。此情此景,惹人感傷,更不堪的是,災後兩個寒暑,仍有大批災民痛苦無告,仍有許多災區復原無望。

從泰國的海灘到印度的群島,二十六日舉行各項追思紀念儀式,大批民眾排隊上香、祈禱,將花扔往海裡,向摯愛的親人表達敬意,許多人淚流滿面。

這場大災難許多罹難者,是到災區旅遊的外籍觀光客。喪失兩名孩子的英國人霍華,二十六日在泰國一處海灘無語問蒼天。他說:「我想念他們。他們是我的命。」說著說著,淚如泉湧。

其他無數傷心人至今不得正常生活。這場紀錄中全球最慘重的天災之一,災後兩年,人們仍在努力解決各種破壞,但許多災區連清理工作也尚未開始。喪失家園的災民還有六成在難遮風雨、衛生條件極差的臨時陋屋裡棲身。

災後全球發起規模空前的捐款賑濟活動,但到現在,許多當初承諾捐款的國家,不是大幅縮水,就是根本尚未付出分毫。重建工作也如牛步,來自全球各地的一百十一三億美元(約台幣三千六百九十二億元)捐款,至今只用一半。美國紅十字會人員拉普拉德表示:「復原很費時,一兩年是沒辦法的,需要很久時間。」

貪腐也構成一大障礙。七個歐洲國家最近聯合致函泰國當局,質疑捐給泰國的一百六十萬美元賑款,有六成以上被挪做他用。死了三萬多人的斯里蘭卡,政府和叛軍「塔米爾之虎」為了如何瓜分災款,至今吵嚷不休。

擔任聯合國南亞海嘯災區特使的前美國總統柯林頓,最近結束笫三次災區之行,他在「華盛頓郵報」撰文說,「復原幾乎仍然百廢待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