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一行結束歐洲之行,周三早上返回北京,他離開比利時前發表重要演說,強調中國獨特的文化傳統、獨特的歷史命運、獨特的國情,注定了中國必然走適合自己特點的發展道路。
訪問歐洲行程最後一日,習近平夫婦由比利時國王菲利普夫婦陪同,在比利時布魯日歐洲學院發表演說,他希望中歐增進了解、加強合作。
習近平表示,相信中國不斷改革會為世界帶來機遇,但中國不能夠全盤照搬別國的政治制度和發展模式,否則只會水土不服,甚至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他說:「中國人苦苦尋找適合中國國情的道路。君主立憲制、復辟帝制、議會制、多黨制、總統制都想過了、試過了,結果都行不通。最後,中國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
習近平又提到,中國人民對被侵略、被奴役的歷史記憶猶新,中國社會曾經動盪不已,人民極度貧困,「窮則思變、亂則思定」下,人民都希望和平、反對戰爭,所以中國始終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不干涉別國內政,也不允許別人干涉中國內政。
習近平亦指出,希望歐洲之行可以在歐亞建設友誼合作之橋,加強中歐的經貿關係。比利時是習近平歐洲之行最後一站,他之前訪問了荷蘭、法國和德國。
今次歐洲之行,習近平在四場演講中,用歐洲人熟悉的典故詮釋理念,給歐洲留下深刻印象,有外媒稱之為「一場對歐洲人民成功的公關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