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新馬總住持覺誠法師(右四)與李瑞騰教授(左四)聯同曾毓林(左起)、永樂多斯、王潤華、戴小華、馬來西亞文教中心監寺如行法師、佛光人林汶階,聯合主持第四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推介禮。 圖/人間社記者溫薇薇
【人間社記者廖德來吉隆坡報導】由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主辦,「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創作文學交流會」日前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共有近百位學者與會,一同感受文學的力量。
此次交流會邀請到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評議主委李瑞騰、評委王潤華、大馬華人文化協會永久榮譽總會長戴小華等,以「歷史、社會與文學」為題,暢談多項文學議題。
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設有貢獻獎,以及歷史小說、報導文學、人間佛教散文三項創作獎。李瑞騰呼籲大眾積極參與歷史小說創作,「歷史能鑒古通今,總結過去的經驗,提供學習的榜樣與明鑒。」
王潤華則分享過去三屆文學星雲獎貢獻獎得主:余光中、弦和黃春明的創作之路。王潤華對於余光中熱心鼓勵後輩寫作的態度,深感讚歎與推崇。而黃春明則通過自身的生活經歷化為文字,用以勉勵後進者寫作。王潤華表示,在這些資深作家的身上,文學的力度及厚度,形成了珍貴的人文資產。
戴小華指出,報導文學具有五個特性,即新聞、時代、真實、文學與思想。運用樸實的文學方式,把具有時代意義、符合真實原則的社會新聞撰寫出來,啟迪讀者的心靈,即是具有歷史與文學價值的作品。
另馬華作家永樂多斯、《星洲日報》執行副總編曾毓林,分就人間佛教散文、探討文學獎的時代意義,提出深入見解。
新馬總住持覺誠法師呼籲大眾積極參與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讓善美的文字,匯成一股紅塵清流,並為第四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第五屆新馬星雲文學獎主持推介禮,祝願文字的力量「法水長流」,遍布五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