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喜歡寫作,求知若渴的我只要時間允許,各地舉辦的文藝營便成為我不斷學習的機會。在多次參加的經驗中,營隊學員所表現的行徑,常常令我瞠目結舌。
常見一些慕名而來的「追星族」,抱著看明星的心態前來文藝營朝聖。追星族的習慣動作是,上課時對心儀的作家投以仰慕之情,下課後以跑百米的速度衝往講台,排隊向作家索取簽名。有位超級「文迷」帶來厚厚一本的相本,裡面全是她和眾多作家們的合影,在休息時間裡,不忘與學員們分享她從各地得來的戰利品。
而有些學員對作家發問的問題猶如身家調查,外加挖掘文壇八卦內幕;另有學員喜歡向演講的作家探詢其他作家的文格,此類問題往往得不到答案。
參加文藝營的活動,除了汲取名作家的經驗之外,另一項重頭戲,便是繳交自己的作品,藉作家之口給予寫作上的指導。
有名學員因在報紙上刊登過幾篇文章,便以「業餘作家」自居,他以參加文藝營次數的多寡來證明自己所具備文學的素質。當講師對他的作品提出建議時,只見他表現出一副嗤之以鼻的態度。
他認為上報即代表文章有一定的水準,會後反應激烈地表示指導老師有偏見,並向那些讓老師語多稱讚與肯定的學員澆冷水:「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觀點和各自的偏好,被老師稱讚的文章不見得就是良作,被老師批評的文章也不見得就是劣品。」
每個人抱持不同的心態參與活動,有人視文藝營如一場文學的大拜拜,以朝聖之心來此一遊;有人視文學營為速成班,希望在短短的幾天內吸取日月精華,讓筆下功力倍增,而對我來說,在文藝營裡所衍生的各種現象,何嘗不是體驗眾生百相的另一種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