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觀測站--攻占公部門打開潘朵拉的盒子

羅智華 |2014.03.25
348觀看次
字級

相較於立法院學生打算長期抗爭到底,另一群民眾、學生攻占行政院的行動,昨晚在優勢警力驅離下,短短數小時內迅速落幕。然而,這一夜過得並不平靜,民警雙方在相互對峙、拉扯、抵抗的過程中,都有人因此掛彩、頭破血流,這樣的演變讓許多當初參與反服貿運動的民眾始料未及。

相信在島嶼上的每個人都愛這塊土地,都希望台灣未來能變得更好,上街表達訴求的學生和群眾亦是如此,有學生不惜大老遠搭夜車北上聲援、有學生甘願忍受風吹雨打也要堅持到底,從他們發亮的眼神中,讓人看見年輕學子對公共議題的熱情與勇氣,相較於沉默是金的大人,他們的挺身令人動容、讓人慷慨激昂。

我國憲法賦予人民集會自由,當國家機器與立法機關無法發揮應有功能,不認同的群眾都有權上街頭表達訴求、傳達抗議之聲,而這也是民主體制的可貴之處;但這樣的自由,是否代表每個人都可以高舉抗爭旗幟衝撞政府部會,攻占行政院、立法院,卻是值得思考的。

在一呼百應下,此次街頭運動攻下了立法院作為長期抗爭的場域,寫下了社會運動的歷史新頁,有人將政府部門的淪陷視為民主抗爭的勝利,但此舉也形同打開了潘朵拉的盒子,意味著為未來的社會抗爭行動,都可能藉由攻占某國家部門、機關而爭取與政府高層對話的空間與時間,成為左右政府決策的手段。

但這樣的抗爭方式真的是民主精神的展現嗎?長久下來對國家、社會的發展是否真的有益?隨著太陽花學運發展迄今,這些問題,值得我們深思。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