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高雄市私立中山工商十八年前開辦全國唯一的高職僑生建教專班,和LED大廠億光等廠商合作,學生上課三個月、工作三個月,含加班費月入最多近三萬元,助清寒的東南亞僑生翻身。他們刻苦耐勞,廠商讚譽有加,建教班指定要僑生,且打算擴辦,讓僑生原班直升科大後,繼續工讀。
除了中山工商,新北市私立莊敬高職也將開辦僑生專班,該校教務主任林淑貴說,校方已派人到印尼探路、宣傳招生,預計餐飲、美容、資訊處理等三科一年將招收二百五十人;同時為照顧清寒僑生,剛開始會讓他們暫時免繳學雜費,且每月給他們零用金,等工作賺錢再慢慢還。
中山工商國際文教中心主任楊世寧說,十八年前,教育部前部長吳清基擔任技職司長時,有感於很多東南亞清寒僑生讀不起高中職,於是和僑委會協商指定中山工商開設僑生建教專班,讓僑生能邊工作、邊賺錢,至今畢業生近五百人,多數留台讀科大,甚至最後還考上台科大等名校研究所,從貧窮翻身。
楊世寧指出,該校僑生建教專班三年招生一次,目前在學的第六屆學生讀高三電子科,共八十四人,來自泰國、越南、印尼、馬來西亞;新學年電子科將擴招二百名僑生,同樣和億光合作,採「三三輪調制」,即每學期上課三個月、工作三個月,上工時每日工作八小時,周休二日,保證最低月薪一萬九千多元,月底截止報名。
升學+存錢 珍惜在台工讀
來自越南農家的二十一歲僑生顏善英,是家中老大,有三個弟弟,由於父母務農比較窮,指望她到台灣工讀,賺錢貼補家用。
顏善英說,兩年多前,她生平首次離開越南,到中山工商讀書,每天都很想家,但高雄人很熱情,也吃得到越南家鄉菜,讓她很快就能適應。顏善英打算畢業後留在台灣讀科大,她大弟今年十九歲,也打算到中山工商念建教班,姐弟倆有依靠,讀起來會更起勁。
二十三歲的印尼僑生黃種翰是獨生子,父母開小餐館,家境還可以。他國中畢業後曾在家鄉工作幾年,但月薪只有約台幣六千元。他就讀中山工商建教班後,上工時到億光上班,操作機台,連加班費月入近三萬元,是印尼的五倍。他很珍惜工讀的機會,立志存錢、升科大,至今沒回過印尼,但已寄了四、五萬台幣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