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中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昨天向全國人大作他就任後首份政府工作報告。李克強在約一百零六分鐘的報告時間中,七十七次念出改革二字,平均約每八十三秒就出現一次改革的字眼。
去年三月,李克強就任總理,曾公開表態要「甩開膀子」改革。其後,去年秋天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改革決定,而今年被定為「改革開局之年」。
李克強定調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包括全年GDP維持在百分之七點五、通膨率控制在百分之三點五左右,以及新增就業、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實現居民收入和經濟發展同步等;此外,穩健貨幣政策、擴大金融機構自主定價權與匯率上下浮動區間,也是今年目標。
李克強說,改革是最大紅利。他把行政體制改革擺在首位,要求進一步簡政放權,稱其為政府的自我革命。他說,今年要再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二百項以上;建立權力清單制度,一律向社會公開,清單之外的,一律不得實施。
財稅體制改革被李克強定為改革的重頭戲。實施全面規範、公開透明的預算制度。著力把所有政府性收入納入預算,實行全口徑預算管理。各級政府預算和決算都要向社會公開,部門預算要逐步公開到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所有財政撥款的「三公」經費都要公開。
對金融體制改革,李克強強調繼續推進利率市場化,擴大金融機構利率自主定價權。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擴大匯率雙向浮動區間,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等。
對於今年仍定下百分之七點五的經濟成長指標,李克強解釋說,中國仍是發展中國家,發展是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所以要保持合理的經濟增長速度。他說,穩增長,亦是為保就業,滿足城鎮新增就業需要,同時亦要為由農村到城市打工的勞動力留出空間。
至於通貨膨脹控制在百分之三點五左右。李克強認為,中國農業連年增產,工業產品總體上供大於求,糧食等物資準備充足,保持物價基本穩定具體有利條件,但推動價格上漲的因素不少,不能掉以輕心,必須做好物價調控,防止對群眾生活造成大影響。
中國經濟的另一個重要指標是就業,李克強提出今年城鎮新增就業要在一千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要控制在百分之三點五以內。李克強強調,要加強對增長、就業、物價、國際收支等主要目標的統籌平衡。
關於鄉村城鎮化的問題,李克強則說,新型城鎮化要以人為核心,同時著重解決「三個一億人」問題,包括促進約一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改造約一億人居住的城鎮棚戶區和城中村、引導約一億人在中西部地區就近城鎮化。
昨天人大開幕時,主持會議的人大委員長張德江宣布,全體代表為昆明遇難群眾默哀;李克強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也罕見地脫稿譴責昆明事件的暴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