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人:邱立本
我的朋友小周剛從上海回來,約了我聊聊中國的事情。我以為他會和我談馬習會的機會,沒想到他一坐下來,就和我談起中國大陸對美劇的痴迷。
我們在蘭桂坊喝著青島啤酒。小周說,中國大陸的知識分子和年輕人最近都迷上了一部美國電視連續劇《紙牌屋》(House of Cards),講美國政壇權力合縱連橫的故事,背後都是民主政治的潛規則,好看極了。
我說,看了這電視劇,是否讓中國人更加感受到民主的重要性,讓中國往民主選舉的方向發展?
小周說,這其實蠻曖昧的。這部電視劇所描繪的美國民主政治,其實背後充滿了種種的陰謀詭計,甚至是謀殺和嫁禍等伎倆;性、謊言與錄音帶的情節,看似光怪陸離,但又緊扣當前美國的現實,讓人看了不寒而慄。
我說,這樣的重口味的電視劇,是否只是編劇的想像,而不能反映美國民主運作的現實?
小周說,電視劇當然有它的誇張與戲劇化的一面,但它也和美國歷史上很多的事實鏈接起來,有非常現實主義的基礎。關鍵是它打破了不少中國人對美國民主制度的天真的想像,以為一旦有選舉,就進入了美麗的新世界。
我說,民主政治和選舉,當然不是天真的美麗新世界。它背後肯定有很多的利益交換和妥協。
也肯定有不少的背叛和種種不可思議的權謀,小周說。這當然就是民主政治的殘酷的現實,那些政客也不是吃素的。他們為了獲得選票,施展了種種的光怪陸離的謀略,成為充滿戲劇性的政治發展史。
我說,台灣就有很多的例子,每次選舉,都是一部又一部的權謀歷史,讓人嘆為觀止。
小周說,《紙牌屋》的厲害之處,就在於他展示了美國政治的遊戲規則的最核心的一面,如何將權力與資本結合。每一個政治家,背後都有不少的遊說團體與財團的影子。資本的意志往往操縱著權力的意志;權力的意志,有時又可以凌駕資本的意志。兩者的互動,也令人目不暇給,讓觀眾看得如痴如醉。
我說,但這也讓人看到民主政治最真實的一面?
小周說,那些中國大陸的知識分子都在說,看了這部美劇,打破了過去對美國政治的美好想像,不再認為這是人類最好的政治模式。而中國的發展,也應該有自己的模式,探討如何超越美國政治的弊端。
我說,也就是說,中國模式不再是夢?小周說,中國知識分子當然了解,不要否定美國和西方政治制度的優勢,因為它們有法治的基礎,也有對人權的基本保障,但在實踐的過程,也要記取它濫權和被資本操控的教訓。
我說,中國大陸觀眾都是怎樣看這部電視劇?小周說,他們似乎都是在網上看盜版。《紙牌屋》第二季二月中旬在美國網上推出,中國神通廣大的網民就立刻翻譯字幕,讓數以千萬的中國觀眾幾乎是和美國觀眾一起同步欣賞。
我說,這就是中國特色,總是有很多的灰色的地帶,但又發揮讓人驚嘆的效率和效應。
小周說,這讓中國社會對美國有更深沉的認識,民主政治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獄;它是中國人必須投入的煙火人間,分享那些又苦又甜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