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市歸來社區有棵三百年雞蛋花,陪伴居民成長。 圖/蕭雅娟
【本報屏東訊】「三百年番花是我們的寶」,屏東市歸來社區有棵緬槴雞蛋花,據說三百年前由荷蘭人種下,當地人都叫它「番花」,社區為維護老樹,蓋了八角亭支撐分枝,也定期噴藥除草,保護老番花。
百年番花位在歸來慈天宮旁,正好是歸來社區湖西、湖南、歸心三里分界點,湖西里里長陳進忠說,這是一棵超過兩層高的大樹,每年四月開花,有淡淡清香,花瓣外部呈白色,內部則是黃色,如同雞蛋,別稱就叫做雞蛋花。
歸來社區發展協會義工隊長莊進姝說,小時候大家都在番花樹下玩躲貓貓,長大後也和朋友「來去番花樹腳相等」,番花多年來陪伴著歸來人長大,因樹枝脆弱,遇大風大雨就有小裂痕,幸好老樹強壯,颱風過後經修剪就能恢復生機。
民國七十二年,老樹下有個蔡姓豆漿小販,每天將賣不完的豆漿倒在樹下,引來螞蟻聚集啃食,番花樹幹有裂痕,造成部分傾斜,慈天宮管理委員會趕緊拯救老樹,在樹下興建八角亭,完整包圍番花,清除蟲害。
他們在整理番花樹根時,意外發現「台中台」,在八角亭內還有一個包圍樹根的石砌花台,可見古人曾經用石頭堆疊,保護番花。
二十多年前,樹下變成菜市場,居民天天到樹下買菜、聊天,習慣抬頭看看番花,它成了社區的精神指標,現在被做為社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