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安局情搜計畫遭史諾登曝光引發爭議數月後,美國總統歐巴馬(圖/美聯社)十七日終於宣布改革政府監控計畫的措施,他要求政府不再掌控數億美國人民的大量通聯紀錄、「原則上」停止監聽美國盟邦領袖的電話內容,並將隱私權保護擴及於對美國安全不構成威脅的外國公民,但為防堵恐怖分子威脅,須持續情資搜集工作。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在國安局情搜計畫遭史諾登曝光引發爭議數月後,美國總統歐巴馬(圖/美聯社)十七日終於宣布改革政府監控計畫的措施,他要求政府不再掌控數億美國人民的大量通聯紀錄、「原則上」停止監聽美國盟邦領袖的電話內容,並將隱私權保護擴及於對美國安全不構成威脅的外國公民,但為防堵恐怖分子威脅,須持續情資搜集工作。
歐巴馬這項大刀闊斧的改革行動,出乎許多美國官員意料之外。歐巴馬說,美國有「特別義務」重新檢視其情搜做法,因為這些行動有可能侵害美國的民權自由,因此他指出,美國政府不應再掌控人民的通聯紀錄,但他未指出,這些資料的掌控權是應交給電訊公司還是第三方。他只要求情治機構和司法部長在六十天內研究出解決途徑。他並下令,情報機構在調閱這些資料前,須先取得機密法庭的同意。
美國情報機構曾竊聽德國總理梅克爾、巴西總統羅賽芙的電話,導致美國和這兩國的關係急劇降溫。歐巴馬十七日在演說中表示:「美國盟邦領袖有權知道,我若想知道他們對某問題的想法,我寧可打電話給他們,也不會監聽他們。」
除了承諾保障盟邦領袖和美國人民的隱私權,歐巴馬也要求將隱私權保護擴及於外國公民。
偵監改革不忘批陸俄
國安局前雇員史諾登洩露該局作業機密,是監控計畫改革的直接肇因,歐巴馬雖樂見政府監控計畫進行檢討,卻不願承認若非史諾登的洩密,就不會有監控計畫的改革。歐巴馬指稱,史諾登「譁眾取寵」的洩密行為,將使美國政府行動未來數年都會受到影響。他也警告,美國情報機構不能「片面繳械」。
歐巴馬在演說中,更點名先後收留史諾登的中國和俄羅斯也搞監控。他說:「沒有人期待中國公開討論監控計畫,也沒有人期待俄羅斯在監偵計畫中考量公民隱私。」
但他說,美國必須自我設定較高標準,「因為我們在保護個人隱私和人類尊嚴的最前線」。
歐盟:仍須進一步討論細節
歐巴馬並未全面放棄對盟邦元首的監聽,歐洲多位政治人物表示失望,認為並未有太多改變,德國總理梅克爾發言人更表示,德國還要進一步分析歐巴馬的談話、並繼續商討兩國情報機構合作的基礎。
歐盟執委會隨後發表聲明,對歐巴馬願意重新檢視美國情報單位情搜計畫表示歡迎,但認為歐盟與美國間還有許多問題,需要進一步討論細節。
最早揭露NSA大規模監控行為的衛報前記者葛林華德撰文指出,歐巴馬的國安局改革,只比公關多一點、只想緩和大眾的質疑。
他指出,歐巴馬所描繪對國安局的改變幅度,未來大規模監控的暴行仍不會有所改變。美國民權團體對歐巴馬宣布的改革雖表示歡迎,但也指出改革有限,認為應該停止儲存電子通訊元資料(m e t a d a t a),而不是僅僅改變儲存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