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反對派周一引爆「封鎖曼谷」,堵塞市內七個交通要道,人口稠密的曼谷幾乎停擺。反對派的這次最新「最後戰役」可能惡化成內戰或軍事政變。總理盈拉在「封城」期間將藏身於祕密地點。(圖,林以君/攝影)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泰國反對派周一引爆「封鎖曼谷」,堵塞市內七個交通要道,人口稠密的曼谷幾乎停擺(下圖,林以君/攝影)。反對派的這次最新「最後戰役」可能惡化成內戰或軍事政變。總理盈拉在「封城」期間將藏身於祕密地點。
示威者占據7交通樞紐
素貼周一上午九時許帶領支持者從民主紀念碑展開遊行,封鎖曼谷市中心七大路段,包括政府聯合辦公大樓、叻拋、鑾比尼公園、天鐵(BTS)的暹羅、席隆、勝利紀念碑及亞速等。警方相當克制,迄今未採取任何行動。但和平的封城行動卻透露風雨欲來緊繃氣氛。
示威群眾強調不會封鎖機場或大眾交通運輸系統,而要對政府機構與政府官員住宅進行斷水斷電,封城持續至少五天以上,最長到二月二日大選前夕。
挺政府的紅衫軍為了抗衡「封城」行動,號召民眾周一在全國五十個府上街,但他們在曼谷會脫下紅衫,避免與反對派正面衝突。
示威領袖素貼宣稱,這是他最新一次的「最後戰役」,預計三十一日結束。他向電視台表示,「封鎖曼谷」行動背後並無擁有將軍軍銜的軍方人士支持,否認煽動暴力。
140學校關閉停課
面對大塞車和可能爆發暴力,當局下令市內一百四十所學校周一關閉停課,部分近七大集會地點大學亦停課三天。
當局派一萬兩千警察維持秩序,並動員八千士兵保護政府建築物,且強調不會武力鎮壓。
選舉委員會呼籲把大選押後至五月四日,不過執政為泰黨已公開拒絕,指選委會把大選推遲到五月無法理根據。
日本京都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副教授巴溫認為現時形勢變化莫測,因反對派示威者已「無回頭路」,只能選擇在大選前踢走看守政府,所以有發生政治暴力的風險。
封城經損估6.3億
媒體報導,封堵範圍起碼影響十二家醫院、二十八間酒店、二十四所學校和五間消防局。有電視台估計,有超過一百二十萬民眾受影響。
由於擔心局勢動盪可能嚇走遊客和投資者,泰國期貨和貨幣大幅度下跌。泰國商會大學估計,「封城」運動將令曼古蒙受最少七億泰銖(約台幣六點三億元)經濟損失。
愈鬧愈大的示威,可能延燒一周或更久,使在過去兩個月來已造成至少八人喪命的動亂危機加深,同時令人擔心會爆發更多流血事件或可能引發軍方政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