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兒子在學校打掃後到垃圾集中場倒完垃圾,隨手就將垃圾場的大門關上,沒發現還有一位泳隊同學仍在裡面。不久,泳隊同學開始大聲呼叫,請外頭的人幫忙開門。
當時,兒子尚未走遠,也知道他犯錯了,但怕被這位男同學指責,因此請兩位路過的女同學走在他前面,為他壯膽,然後他去開門。
混亂中,泳隊同學以為兒子沒來開門,再加上兒子當時也沒主動道歉。於是下課後,男同學立刻打電話向父親告狀。
當日傍晚,老公恰巧與男同學的父親討論泳隊事宜,男同學父親順便將此事說出。晚飯時,老公向兒子問清楚狀況,知道事情真相後,帶著兒子到那位同學家,親自向他道歉。
我問兒子:「你今天沒有當下面對錯誤跟道歉,讓同學氣了一整天,最後你還是得道歉。當下面對問題與道歉,與事後認錯與道歉,你認為哪一個對?」
他低著頭回答:「當下。」這個事件讓兒子上了一課,但委屈了這位同學經歷一場垃圾場驚魂記,身為父母的我們深感抱歉。
隔天上午,我在校園看到他倆有說有笑地走在一起,心頭也放下了一顆大石頭。相信經過這個事件,兒子已能深刻體會當下認錯的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