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巧克力原料可可產於熱帶,不過,把可可美味發揮到極致的卻是溫帶歐洲;歐洲人不僅吃巧克力,還「品」巧克力,瑞士甚至推出感官分析巧克力的課程。
瑞士北部、蘇黎世附近的瓦登斯威爾(Wadenswil)應用科學高等學院推出「感官分析巧克力」的課程,主要授課對象是巧克力公司的品質創新主管,但一般人也可修習,已有十人修畢取得證書。
瑞士《晨報》報導,教授這門課的夏德蘭(Karin Chatelain)是食品科學專家,專長是可可和咖啡。在這堂課中,學生要品嘗超過一百種巧克力,通常半天內就要品嘗十到二十種;每品嘗一種巧克力就要漱口。
學生須在巧克力中找到苦、酸、甜、鹹等味道,學習用客觀條件和豐富字彙去描述一種巧克力,並分析巧克力帶有的花香、果香、焦糖、香草等香氣,以及巧克力的質地等。
以感官分析巧克力,首先觀察顏色、光澤,從這一步驟就可猜測產地;其次聞香,繼之品嘗,感覺巧克力在舌上融化的速度,口感是圓潤和諧或複雜?味道在口腔持續多久?
夏德蘭表示,感官分析巧克力是一門還算新的課程,她自己有六年經驗。瓦登斯威爾應用科學高等學院近期新增以感官分析橄欖油、麵包、咖啡等課程,巧克力分析課程的系統方法與這些課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