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之所以可貴,就在於會為別人著想,行菩薩道者即使一個小行動,都含藏著無限的慈悲。
一位作家到戈壁沙漠旅行,當地友人請他吃西瓜,吃完,他將西瓜皮拋向遠處丟棄。沒想到,友人卻把西瓜皮撿回來,然後倒扣在路邊。
作家不解,問有何用意?友人說,如果有人在沙漠裡臨時斷了水,西瓜皮可解一時之急;而扣放可以保持西瓜皮的水分,還強調,這是他們這裡的規矩。
作家很感動,將這段經歷寫下來。他在文中說,這真是一項很偉大的規矩,雖然只是舉手之勞,但那種為他人著想的理念,早已深植當地人的腦海,沒有二想,每個人自然就表現出來。
孟子的性善論,強調人與生俱來有善性,以及具有向善的一面;荀子則從人會受到環境影響而有流於惡的可能,主張性惡。雖然兩人立論不同,但卻同樣主張教化的重要。
如前面所述,為需要的人倒扣西瓜皮,不是當地人一生下來就會做的事,而是立下規矩,從小教育,久而久之,內化成他們行為的一部分。因此,教育非常重要,它是社會家庭和諧安樂的根本,尤其是品德教育。
為鼠常留飯、憐蛾不點燈,一個會為他人著想的社會,人性品質提升,必定安樂和諧。多為別人想一些,從小處做起,並推己及人,教育下一代,我們就朝著幸福安樂的社會更近一步。(妞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