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中研院經濟所昨天發布明年度經濟成長率(GDP成長率)的預測值為百分之二點八九,未能「保三」。若進一步綜合各種可能發生的經濟情勢來看,國內明年GDP成長率最好可能達百分之四點六四,最差則為百分之一點二一。
中研院經濟所研究員周雨田指出,台灣明年經濟應是溫和成長,雖然成長速度不會很快,但應可望脫離連續兩年GDP成長率不到百分之二的困境。
周雨田說,未來經濟成長與過去兩年不同,成熟國家的經濟成長腳步加快,成為驅動世界經濟成長的主要國家,如美國。但新興國家的表現就不如過去亮眼。
然而,周雨田也指出,未來國際經濟風險仍可能打亂我國經濟復甦腳步,包括美國量化寬鬆(QE)退場對全球金融市場造成的波動、新興國家的經濟成長恐會減速、中國工業生產在地化,影響我國產業、我國加入區域經濟整合緩慢以及實質薪資停滯不前、年金負擔日益增加等問題。
周雨田認為,我國整體國家競爭力落後的警訊已頻頻發生,未來進入「後QE」與「後中國高成長」的時代,在這個新的經濟大環境下,國內可能會進入「微成長的常態」。
未來得面對的問題包括國內出口貿易成長率大幅落後南韓,以及國內超額儲蓄狀況嚴重,資金找不到出口。
周雨田建議,除了加快加入區域經濟整合,政府應以強力的財政與貨幣政策刺激國內消費與投資需求,將超額儲蓄引入民間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