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感動的事,我就寫石頭」,屏東市三十四歲蔡秋志從小就練就一手好字,常幫同學寫情書,五年前開始在石頭上彩繪,紀錄人生(左圖/蕭雅娟)。他憑著感動選石頭、寫文字,贈送「生日石頭」,也到教會活動義賣,每一顆石頭都很寶貴,深具意義。
【本報屏東訊】「遇到感動的事,我就寫石頭」,屏東市三十四歲蔡秋志從小就練就一手好字,常幫同學寫情書,五年前開始在石頭上彩繪,紀錄人生(左圖/蕭雅娟)。他憑著感動選石頭、寫文字,贈送「生日石頭」,也到教會活動義賣,每一顆石頭都很寶貴,深具意義。
蔡秋志是牡丹鄉人,身為排灣族的他,在部落民宿山莊看到手寫石頭,他認為很美麗,便從五年前起,每回部落總會撿石頭,展開用白色水彩寫石頭的人生。
「不試,怎知有無天分」,蔡秋志一開始土法煉鋼,這些年來他用石頭記錄人生,如結婚、新居落成、妻子小產等人生大事,都有專屬石頭,每一顆都很寶貴。
他挑選黑黝黝的石頭,也常選擇愛心形狀,他說黑石頭色澤亮,用白色水彩寫字很漂亮。看對眼的石頭就帶回家,先洗乾淨、曬二天後便放著備用,靈感一來就能直接寫字。
他說,通常會挑像手心大的石頭,送給好友當「生日石頭」。他喜歡朋友收到時的反應,因為很有趣,除了人座右銘、用名字寫文章,最近他開始在石頭上作畫,「學無止盡」
的他,未來也想學石雕。
石頭兄的石頭一傳十,十傳百,現在朋友會帶著石板或鵝卵石請他幫忙寫,再用來當禮物、紙鎮或裝飾。身為虔誠基督徒的蔡秋志,石頭上的文字都和聖經有關。他說,送石頭也可以廣傳福音,真的很棒,他也在教會活動義賣,現場展現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