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連串食安風暴後,大家聚會不免帶上一句:「現在還有什麼能吃?」當眾人如此問道時,我想起《風和日麗》一書。
書中採訪了十九戶有機農家,「柴米油鹽醬醋茶」開門七件事,除了木柴,幾乎都涵括其中,另外還有蔬果、飲品。這些小農有兩個共同點,一是不以市場為主要的思考導向;二是他們都很富有,富有幸福、快樂、良善的無價財寶。
一方紅茶園從地力消退、酸化硬化到改成有機種植,需要多少時間,並不是莊惠宜考慮的重點,她只想在珍貴的土地上試試:能否以不用藥、不傷害任何生命的自然農法,種出有機紅茶?於是她從二○○三年起復育土壤,讓茶苗的根系健康生長;每年施一次基肥,防治方面則完全不干預,靜待蟲害的天敵出現,當生物鏈恢復了,就能減輕對茶樹的破壞。
大地有情,後來他們果然如願,收成最護生的清淨紅茶!在因緣具足下,將第一批種出的茶葉送到印度供養三寶。「這只是一個小小的心願。」莊惠宜表示,而最近令人振奮的消息是,鄰近農友願意加入自然農法行列,一起守護環境、種植健康天然的食物。
十九篇報導,呈現十九位土地哲學家實在且勤懇的心,當大家問什麼食物可以食用時,看看這些可愛、可敬的小農,答案就在其中;而選擇支持他們,我們便成為善循環的助緣。(芝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