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過去靠後台硬、走後門、拉關係黑箱操作的大陸財政預算分配,在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後,將擴大採取公平競爭、專家評審模式,作為推動政府職能轉變的重要舉措。而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文件起草小組成員張卓元十三日說,未來一周內,會公布「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中共統治下,中國大陸各地爭食中央財政預算分配大餅,常常要「跑部委」、送送禮、拉關係,甚至各省還在北京設置駐京辦,因而衍生許多貪腐弊端。
人民網昨天報導,大陸財政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官網近日公告,二○一三年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範名單,包括河北省石家莊市、唐山市、遼寧省鐵嶺市等十個城市榜上有名;這筆人民幣數百億的預算,預計一周後確定獲選城市。
報導說,這份名單的決策過程和以往不同,十個城市不是由大陸財政部和國家發改委「研究敲定」的,而是完全由專家透過公開評審,從十五個城市選定的。
報導指出,專家名單是在十五個參選城市四十多名代表見證下,由財政部監督檢查局抽出。
評審專家都是在臨時接到通知趕到會場後,才知道是參加評審工作,且城市代表競爭答辯等評選過程全程錄音、錄影,以保證評審的公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