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舉行在即,北京與太原不到十天內相繼發生爆炸案,不但令一向標榜維穩的大陸當局臉上無光,也讓三中全會籠罩在憂慮與陰影中。而受天安門撞車案影響,外界不免將目光再度投向少數民族。
十月二十八日的北京天安門撞車起火事件,造成至少五死、四十傷;在大陸警方一向對維吾爾人強力監控下,短短兩天便在新疆逮捕五名疑似涉案的維族人,更查出是一對維族夫婦帶著母親發動自殺攻擊。大陸官方將全案定調為「恐怖攻擊」。
大陸部分漢族民眾對維族人存有「小偷、扒手」的刻板印象,在雙方互存芥蒂下,大城裡的維族人對漢族形成不滿情緒。
一般認為,若天安門撞車及太原爆炸案果真是維族人所為,原因應與多年來北京當局的治疆政策造成維族人不滿有關。
天安門城樓既是大陸當局「國徽」的圖案,也是權力的象徵;至於中共山西省委,則是山西全省的最高權力象徵,加上太原又是距北京與京畿河北最近的外省省會,很難不讓外界聯想,「最高權力象徵」的建物已成為作案的共同目標。
況且,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九至十二日在北京舉行,距開幕不到半個月,北京、太原便相繼發生爆炸事件;如果兩起事件作案者背景相同,那麼讓大陸當局難堪的意圖十分明顯。在一場中共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前,兩個北方大城發生連環爆,這種「愈維愈不穩」的現象,值得後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