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台灣高科技產業把脈 李開復開藥:吸引人才 鼓勵創業

羅智華 |2013.10.30
1113觀看次
字級

【記者羅智華台北報導】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九月時宣布自己罹患淋巴癌,昨天他出席遠見高峰會演說,為台灣高科技產業「把脈」,指台灣過去在ICT產業有過輝煌時光,但後來停滯不前,以致與網路革命擦身而過、失去創新契機,建議多吸引優秀人才、鼓勵年輕人創業,才能為產業挹注活水。

李開復說,台灣當年能在ICT產業打下一片天,是因為擁有優秀技術與研發人才、適時打開國際市場;但後來卻沒有跟著科技發展與時俱進,因而錯過了後來的軟體與網路、行動革命;當大家都已在談google、百度、facebook時,台灣卻仍在討論台積電或聯發科。

以蕃薯籐、PC Home為例,他們雖是台灣網路銷售購物主力,但仍以國內市場為主,反觀大陸的阿里巴巴卻已發展成年營業額破千億的全球市場。他也觀察到台灣創業者的國際視野不夠宏觀,只想耕耘台灣市場。李開復強調,小市場無法成就偉大的公司,一定要把眼光放遠、把市場做大。

李開復表示,就如同自己生病必須仰賴猛藥治療,台灣若想恢復昔日的光輝,也必須下猛藥來經營,台灣創業者不能只看台灣市場,而是要著眼於大陸、美國甚至東南亞等,還要抓緊「軟體┼硬體┼雲端」的機會,善用網際網路來宣傳,打通行銷的任督二脈。

「擁有好人才」更是根本之道,李開復建議台灣要引入領袖型創業者、吸引優秀人才,還要提供資金來鼓勵年輕人創業,為台灣產業培養生力軍,找到未來的新出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