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曉慧和我一樣是「四年級生」,她選擇不婚,這樣的日子倒也愜意,她有一分穩定的工作,自己買了小套房,假日時就回老家陪陪父母。
說起曉慧的父親,該頒給他「慈父獎」、「勤勞獎」、「愛女獎」等獎項,因為曉慧的父親在家理包辦所有的家事,據我所知,曉慧高中畢業負笈在外,才開始學洗衣服。曉慧也曾說過,她都已四十好幾了,每當返家洗完澡後,爸爸還會囑咐她將換洗的衣物放在浴室就好,他再一併洗滌;而且不管她月收入多少,還經常塞給她兩、三萬的零用錢。其他朋友聽到這麼「好康」的事,還促狹地對曉慧說:「我們可以認妳父親做乾爹嗎?」
但人間事難預料,前些時候,曉慧的母親因病過世,十天後,一向身子硬朗的父親竟也因小小的感冒往生了。曉慧在措手不及的情況下,頓失雙親,但更令曉慧感慨的是:已移居國外的兩位兄長,竟迅速決定要出售老家。曉慧無奈地被迫接受──和父母一起生活長大的家也要消失了。
曉慧神情落寞地說:「我曾經有過被父母親捧在手心呵護疼愛的日子;如今,呵護沒了,疼愛遠離了,更可怕的是失去了『家』,自己居然成了無『家』可歸的孤兒。」
曉慧的遭遇,著實令人心疼又感傷,周遭的朋友們都能理解,但願她能堅強起來,讓濃濃的友情療癒她內心的傷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