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位朋友在聚會裡提及她與先生合買了一支手機,送給她那就讀小五考試全班第一名的兒子當獎品。
「物質的獎賞有飽和的時候呀!而小五的孩子真的有需要隨身攜帶手機到學校去嗎?」我不認同地發言著。
街上人手一機的「低頭族」,像是感染世紀傳染病似地蔓延著,令人看了不禁搖頭嘆息。
近日到醫院候診時,看到一對以手機「安撫」孩子的父母,心想:現在的父母是怎麼了?
這一對年約三十來歲的夫妻,兩人四目全「沉迷」在醫院牆上正播放的電視連續劇中。爸爸身旁娃娃車上的小女娃約莫一歲多,也正「沉迷」地玩著、聽著、看著她手中那支被咬了一口的蘋果圖案的手機,不時要她爸爸聽聽手機裡傳來的鈴聲,又不時拿著手機湊到自己的耳邊,咿咿呀呀地自言自語著,或盯著手機上的螢幕,目不轉睛地看著。
半小時的候診裡,那支手機成了「哄小孩的保母」。那夫妻直盯著電視裡劇情的發展,卻不曾對這女娃說過隻言片語。
如果,這半個鐘頭小女娃在父母慈愛的陪伴下走動玩耍,這樣的親子互動該有多好啊!
如果,這半個鐘頭那對父母找個安靜的角落,說個故事給孩子聽,又該是多麼的美好呀!
哪怕,這半個鐘頭父母什麼事都不做,僅是笑容滿臉地看著小女孩的一顰一笑、一舉手一投足,再給個歡喜而溫暖的擁抱,這對小女孩的心靈來說,一定遠超過那支被咬了一口的蘋果手機的「陪伴」呀!
成長中的孩子留在父母身邊的日子是「有賞味期」的。這倏忽而過的「有效期限」裡,請用慈愛的「父語母言」與溫暖的擁抱來讚賞、肯定與陪伴成長中的孩子。請別一味地讓手機來取代為人父母與孩子共處美好的親子時光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