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靈山勝境親善大使

文/覺梵 |2013.10.10
1524觀看次
字級
來到佛光山,從不二門拾級登上大雄寶殿,一定會經過靈山勝境;來到靈山勝境,說到最令人印象難忘的,一定是分列兩旁的五百羅漢。要論人多勢眾、氣勢磅礡,自然非這五百羅漢莫屬,可是,只要吾輩蜥蜴一出場,嘻嘻,「鋒頭」恐怕暫時就要讓給我們了。圖/覺梵

來到佛光山,從不二門拾級登上大雄寶殿,一定會經過靈山勝境;來到靈山勝境,說到最令人印象難忘的,一定是分列兩旁的五百羅漢。要論人多勢眾、氣勢磅礡,自然非這五百羅漢莫屬,可是,只要吾輩蜥蜴一出場,嘻嘻,「鋒頭」恐怕暫時就要讓給我們了。

每當陽光燦爛的時候,我們喜歡爬到羅漢頭上,舒舒筋骨、曬曬太陽,聽聽從地藏殿傳來的鐘聲,看看來去匆匆的遊客。遊客們通常會一邊走、一邊東張西望,想找一尊和自己長得像的羅漢,拍張照片帶回去作紀念,以證明自己與佛有緣。不過遊客們的行程往往很匆忙,除非一尊一尊羅漢仔細端詳,否則哪能那麼巧找得到?所以最後總是選幾尊特別喜歡的來拍就算了。可以說,他們兄弟五百人的曝光率都相當平均。

然而……只要……哪怕只有一個人,在羅漢群中瞥到我們的身影,就一定會興奮地指著大喊:「趕快看那邊,有蜥蜴耶!」於是,整團人就會瞬間包圍過來,手上的相機、手機全部出動,對著我們猛拍。

因此我們很習慣面對鏡頭,隨時都能保持自然淡定的風度,任由大家拍個夠。說到「給人歡喜」、「威儀第一」,世代居住在佛光山的我們,可以自豪地保證,吾輩都做得到,從小媽媽就有教導。遺憾的是,我們只能配合拍照,不敢和遊客「握手」,萬一遇上太熱情的遊客把手伸過來,我們還是會閃開的,畢竟體型太懸殊了。

我們蜥蜴族的自豪感,還源自一個故事,這是每隻蜥蜴從蛋孵出來不久,都會聽到媽媽說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師父帶著客人巡山禮佛,來到靈山勝境時,客人突然問道:「聽說佛陀在靈山說法,有百萬聽眾聚首聽經,現在這裡只有五百羅漢,是不是有點少?」

師父笑了一笑,對客人說:「佛陀在靈山說法時的聽眾,除了有像你我一樣的信眾之外,還包括了護法龍天、菩薩,乃至蟲魚、鳥獸、草木……」而我們的一位高高高祖父,當時正好趴在他們面前那尊羅漢的肩上,師父便指著牠,繼續向客人解說:「眾生皆有佛性,像這樣的蜥蜴,也可能是當年的百萬聽眾中之一呀!」

當下客人聽得歡喜,連聲贊同,而我們的高高高祖父,更是感到無上光榮,便把這段經歷告訴子孫,就這麼一代一代流傳下來了。   

「所以要記得,我們蜥蜴也是佛子,既然有幸住在佛光山,人們又喜歡拍我們,我們就要承擔起親善大使的使命,幫忙歡迎遠道而來的賓客,這也是維護我們的榮譽!」媽媽們總會以這樣的話,來作故事的收結。

下次您經過靈山勝境,不妨把腳步放慢,看看有沒有緣與我們見面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