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2013年台北國際發明交易展,受矚目的農業館,現場共推出『轉型升級』『優質安心』及『新興起飛』『技轉商品』等區的成果發表,其中農產品中農藥殘留質譜檢驗技術,技術說明-利用ISO17025認證方法,『參考食品中殘留農藥檢驗方法-多重殘留分析方法〈四〉標準作業程序』或『參考食品中殘留農藥檢驗方法-QuEChERS分析法標準作業程序』之前處理技術,以氣相層析串聯質譜儀,及液相層析串聯質譜儀,定性及定量。
農委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所長費雯綺表示,研發近十年的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技術,這一兩年開始與國內企業合作,包括統一企業、義美等大廠已做技術轉移合作,可以對其所採購或生產的農產品進行品質監測等,負責研發的殘毒管制組助理研究員林韶凱博士表示,目前相關業者可將農產品拿到該實驗室做殘留農藥檢驗,未來將研發行動檢驗車,方便更多生產廠商及時檢驗。
穀研所發表『速食米飯量產技術』
豐富米食產能 增加國人稻米攝取量
農業館轉型技術食品加工-由中華穀類食品工業技術研究所開發的『速食米飯量產技術、米速食麵量產技術』研究員表示,此項技術轉移與鄉關業者合作後,業者將依其配方及製程來生產米製品相關產品,如現場展示的米麵包,依其技術配方米食材的佔比約30%,才能將米麵包的口感及美味度提升,並改善速食米飯復水品質及復水速率,藉由技術之實施降低生產本與簡化製造工序,擴大國產米消費應用範圍。並可添加不同比例米穀粉,製作較低油脂含量的油炸米速食麵。
目前已有實際開發量化生產,如米籽條、米麵條、米點心類、麵包及休閒食品等產品。配合政府大力推動的糧食運動,讓豐富的米食產品融入日常生活,來增加國人平均稻米攝取量。